《千山青黛》[千山青黛] - 第21章 第 21 章

春風樓坐落在全城最為繁華的被稱為天街的朱雀大街近畔。日暮街鼓早已停了,此間的歡宴和豪飲卻剛開始。遠望去,華燈點點,璀璨若星,將這座供人縱情享樂的高樓映得如若夜幕下的一座仙宮。
裴蕭元如約到來,承平和一眾來自不同禁軍率衛的子弟都已在等他了。這些年輕子弟個個出身不凡,出則天子近衛,入則公侯豪門,終日裏閑呼鷹犬,飛鞚斗箭,從不擔憂明日將會如何,只夢想他朝能夠建功立業,名傳天下。
但是今晚,這位初歸長安的客,卻成了這場筵席的中心人物。
他們當中的不少人,早在三年前就已聽聞神虎將軍之子的名,遙想自己若也那般策馬沙場,縱橫決斷,無不慷慨激揚,熱血沸騰。此次得知他受召入金吾衛抵京,即便是出於好奇,也要過來瞧上一瞧,看到底是何等人物。
當夜筵席設在東樓,鋪開了席面,牙盤金杯,喚來撥弦陪飲的都是教坊下的頭等官妓,華燈裏笙歌不絕。眾子弟見他容貌出眾,身姿瀟灑,與人談笑自如,酒亦是千杯不醉,無不仰慕,爭相上前結交,宴罷仍是未能盡興,說說笑笑地簇擁着他和承平下了東樓,有人提議,再轉去平康坊通宵宴樂。
承平一把勾住他肩,連聲說好。
裴蕭元見他步履不穩,狂態畢露,知他已是醉酒,便笑說應承好意,但今夜已出不了坊門,不如在此宿夜,下回方便,由他做東,再去那裏請眾人飲酒。
承平嚷自己沒醉,往衣襟裏胡亂地摸東西,道:「你是要入金吾衛的,我不叫你難做!早就預備了,這是我取來的路符,可保暢行無阻!」
因聖人萬壽節的緣故,近來京中入夜巡查變得比從前嚴格許多,坊內雖然如舊,但出去,街道夜警加大。尤其這一帶的繁華地段,更是如此。
據說這是金吾大將軍韓克讓的命令,閉戶之後,若無確證理由,非持證之人,不得隨意進出,如有違反,一律按律處置。像他們這樣身份的,運氣不好,若是事先未曾申報被捉住了,雖不至於真的會有大事,也要費一番口舌才被放行。且不從管教,處置起來,也和從前不同。
就在前些天,神武大將軍陳思達的一個女婿醉酒強闖平康坊的大門,被巡夜的武候拿了,不但不服,還出言辱罵韓克讓,結果被當場笞二十,投了金吾衛監,關了好幾日,傳最後是陳思達親自去找韓克讓,才將女婿保了出來。
不過,只要預先申報打來路符,通行便也無礙。
眾人多已半醉,興頭正酣,豈會這麽輕易散夥。既然承平打頭不放人,便都跟着轟然起鬨。
忽然此時,只見對面西樓那面梯上也噔噔噔地下來了一群人,看起來和這邊一樣,應是酒宴結束要走,一群人擁著當中的人,亦是喧聲不絕。
迎面相遇,下去的共梯便容不下所有人,兩邊各自停了一下。
對面那被擁在中間正下來的也是位年輕公子,發束金冠,一身錦袍,俊面滿泛酡紅,步態虛浮,顯然也是酒醉,忽然發現梯道受阻,抬目望了過來,起初倒也沒有如何,他身後一名隨行模樣的人卻不一樣。
那人看到裴蕭元,目光一定,立刻附耳過去,低語了幾聲不知是什麽的話,那公子的臉色陡然大變,猛地停步,目光射向裴蕭元,死死地盯着他。
裴蕭元覺察異樣,也朝對方望了一眼。此時他身邊那醉醺醺的承平終於發現氣氛不對,扭頭看去,醉意登時散了不少,面罩冷色,靠近裴蕭元道:「是宇文家的崽子!也是這幾日剛到的,拜了龍武衛中郎將,風頭不小。」
他早在一個多月前入了京,到的次日,雖未蒙聖人親自召見,但當天便拜左武衛中軍郎將之職。聽說這西平郡王府的世子宇文峙到來,也和自己一樣,做了同等地位的龍武中軍郎將,心裏便不爽快起來了。
三年前打那一仗,若不是裴蕭元阻止了宇文慶退兵,又臨時接管西平軍參與解圍反攻,承平今日恐怕早已投胎到不知哪一道的輪迴世界裏了,想起舊恨,本就牙癢,不期今夜和宇文峙遇在這裏,斜目冷哼一聲,也停下腳步。
知對方的身份後,裴蕭元心中便也瞭然。
宇文慶的死訊傳出之後,裴冀出於道義,曾給西平郡王宇文守仁發去唁信,表達歉疚之意。宇文守仁非但沒有遷怒,回書反而安慰裴冀,稱全是自己兒子的過錯,是咎由自取,當日幸有裴蕭元在,西平軍才得到將功折過的機會,挽救名聲。他甚至還不忘慰問被宇文慶刺傷的何晉。
不管宇文守仁的回書是否真的就是所想,至少表面此事是過去了。但顯然,面前這位郡王府的世子,想法和他的父親有所不同。
此中是非,裴蕭元已不想過多糾結,也沒必要了。當時情況容不下太多考慮,如何行事,一切都是以戰局為先。
他見宇文峙依然止步在樓梯上,雙目沉沉盯着自己,不過點了點頭,便繼續下樓而去。
「站住!」
身後突然傳來一道喝聲,又「鏘」的一聲,宇文峙探臂已從近旁一名佩劍人的腰上一把抽出劍,劍尖點向裴蕭元,迅捷如電。
「你傷我兄長,致他身亡,就這麽走了?」
那劍指著裴蕭元後背,也不知是醉酒或是怒氣太盛的緣故,劍尖微微抖動。
兩邊其餘人愣怔過後,很快各種反應過來,片刻前的喧聲笑語陡然消失,伴着此起彼伏不絕於耳的兵器出鞘聲,幾十把刀劍頃刻間紛紛拔了出來,相互對峙,剎那間雪光寒芒,殺氣騰騰,驚得在大堂裏展着珠喉的的許多歌妓高聲尖叫,隨客人紛紛棄席,躲到兩旁,唯恐遭受池魚之殃。
裴蕭元停步轉身,見宇文峙面容僵硬,眼底一片通紅,恨意如透過劍尖,直迫而來。
西蕃戰事後,他也聽說了一些關於郡王府的宅事。
宇文慶有一胞弟,生有兄弟二人的王妃並不得郡王之心,早早病故。宇文慶剛愎自用,但對胞弟卻頗為照顧,兄弟感情深厚,故宇文慶死後,他聽聞宇文峙曾欲單騎來尋自己復仇,還被叮囑小心,後來不知怎的沒了下文,沒想到今夜在此倒是遇見。
不待裴蕭元有所回應,承平如何能忍,當場也是鏘地拔刀,站到最前,橫刃相對。
「你想如何?你那長兄當日險些害我眾多兒郎葬送在了西蕃!我沒找你算賬,你倒敢先來發難?來呀!正好許久沒有動刀槍了,叫阿爺我來瞧瞧,今夜到底是你郡王府世子劍利,還是我手中這砍頭刀快!」
同行的那些長安子弟,平日本就快意恩仇崇尚武鬥,何況又仗酒力,更是群情激蕩,他話音落下,身後人便大聲呼應,對面又豈肯示弱。一時聲震屋瓦,兩邊對峙,眼看鬥毆就要一觸即發。
此時裴蕭元越眾而出,拿過了承平左右手裏各自握住的刀和鞘,雙目望向對面。
「世子欲待如何,裴某不敢不應,自當一力奉陪,不過不是這裏。今夜乃是諸多好兄弟給裴某臉面,來到此處。世子到此,想必也是出於快意之事。何必因你我私怨,連累其餘之人。」
他歸刀入鞘,頭也未回,揚手丟還給了身後承平。
承平只得一把接過,抱住了。
劍拔弩張的氣氛因他的這個舉動,終於鬆弛了些,但大堂內依舊是鴉雀無聲,人人屏住呼吸,不敢發出半點的異響。
宇文峙牙根緊咬。
兒臂粗的排燭映得四周明若白晝,照着他額角暴突出來的幾道青筋。他一動不動,劍尖卻顫抖更甚。
就這時,一串急促的遝遝腳步聲打破了死寂。酒樓大門之外衝進來一隊役夫,領頭者是本坊坊正。
主家在此開店迎客,當然不是一般之人。似尋常長安子弟酒後為著一二陪妓爭風吃醋大打出手這樣的事,主人早已司空見慣應對自如。但今夜,這兩邊的人,卻不是他能應對的。
東樓下來的那位主客,雖然還不知是怎樣的人物,同行的狼庭王子,近來卻是長安內的風頭人物。
西樓下來的旗鼓相當,聽聞是西平郡王府的世子,當年曾經迎奉過西幸老聖人的大功臣,皇恩延綿,隆眷至今不減。
酒樓主人方才站在門口焦急張望,見狀急忙引著坊正入了大堂。
坊正奔到兩撥人的中間,向著左右團團作揖,連聲道:「尊客來此逍遙,卑職人微言輕,不敢打擾,只是剛好前些天收到過金吾大將軍的嚴令,聖人萬壽將至,須上下一心,保坊內平安。大將軍之言,字字在耳,卑職不敢不從,故斗膽開口,懇請兩邊收起刀劍,以和為貴,遵大將軍之命,共保太平!」
說罷不停地作揖,又朝帶來的役夫使了個眼色,眾役飛快湧上,列隊擋在中間,登時將人隔離開來。
倘若說片刻前兩撥人裏的大多數為醉酒衝動的話,此刻因這坊正的一席話,不少人霎時清醒不少。
近來禁令收緊,就在前幾天,神武大將軍陳思達的女婿都遭了那樣的處置,聽聞他還只是因了強闖坊門的緣故。今夜這裏若是刀劍交加,事情鬧大,過後懲治恐怕更甚。
承平雖行事狂誕,卻也不是一味只知打殺的無腦之人。
今夜本是為著好友接風來的,他又初來乍到,真鬧大了,也非好事。況且坊正又趕到,將韓克讓也搬了出來,再不罷手,便是不將韓克讓放在眼裏了。
他是不願先見血的,但若對面不管不顧,他自奉陪到底,又豈會懼怕,便盯着宇文峙。
宇文峙身後之人也都面露猶豫之色,紛紛望着他手執的那柄利劍。
「懇請世子以大局為重。實在是韓大將軍之言,卑職不敢不從!」坊正雙膝跪地,開始叩首。
宇文峙的眼角赤紅若要滴血,在一陣死一般的寂靜過後,鐺的一聲,撒手擲劍在地,旋即收目下樓,獨自踉踉蹌蹌地走了出去。
和他同行的子弟見狀,紛紛收起刀劍,跟着去了。
一場或將見血的爭斗,至此終於消弭。承平人一放鬆,酒意便又沖了上來,手中的刀也抱不住了,滑落而下,人往後仰去,卻終究是怒氣難消,口裏道:「你要當心!我看這畜生比我還要瘋,怕是什麽事都做得出來!」
裴蕭元不動聲色地自宇文峙的背影上收回目光,探手接刀,將承平也一把扶住了。
「今夜多謝諸位抬愛,我送王子回去。下回我做東回請,到時懇請諸位務必賞臉。」他笑着和周圍人說道。
方才那樣一鬧,眾人原本的興緻此刻也全都消了,聞言紛紛應好,各自分頭散去不提。
這一夜,絮雨睡了長長一個沉覺,醒來後,已是明晨,天光大亮,竟連響起過的晨間街鼓也沒能將她驚動。
她慢慢睜眼,盯着頭頂那片在晨曦裏顯現著斑駁霉印的頂板,凝神良久,從榻上翻身而下,收拾了出來。
她記起了一個人。
那人名叫衛茵娘。她的父親衛明暉曾做過景升太子伴駕,是那時候的禁軍神武大將軍,而絮雨和她的緣,起於她們有共同的乳母。
自絮雨五歲被阿公收養後,許多年來,除了三年前那一回因淋受冷雨太久發燒之外,身體一直不錯,隨阿公走遍各地,幾乎不曾生過病。但在此之前,還是郡主的她,或是被照料得太過精細,反而動不動便惹來各種小毛病,身體嬌弱,阿娘甚是愁煩,在她三歲的時候,聽聞衛家乳母養出來的孩子很是健壯,如今正好歇著,便將人接了過來,就這樣,絮雨認識了衛茵娘。
或是投緣,初次見面,絮雨便喜歡衛茵娘。她比絮雨大八歲,溫柔而婉靜,絮雨叫她阿姐,她待絮雨也若親妹。因為絮雨喜歡粘着她,在得到衛家父母許可後,她常來王府小住。兩年後她再大些,十三歲時,被選做皇太孫李延的內官。就是因為絮雨捨不得她,李延又寵愛絮雨這個堂妹,商議過後,將事推遲半年,好讓絮雨能多得些她的陪伴。
然而誰也不會想到,半年後,變亂到來,衛茵娘入皇太孫院的事,不得不再次中止。
長安破的前夜,衛茵娘人也在定王府裏。
變亂髮生後不久,定王便追隨裴冀,趕赴到了當時亂情最為嚴重的北方中原一帶,且並非遙領,是親自坐鎮軍帳,每有戰鬥,必單騎衝殺在前,曾箭矢中胸,若非鎧甲護身,險遭不測。
以皇子之身而不畏死險,他的舉動令前線官軍備受鼓舞。但與此相應,王府內便只剩殷王妃母女,王妃又不得宮中王太后的歡心,衛茵娘主動住了過來,陪伴王妃和絮雨。
那個晚上,王府典軍郭縱趕回來和趙中芳帶著絮雨倉皇出府,衛茵娘也被人匆匆送回了衛家。
找到她,或是衛家之人,或許便能夠打聽到關於趙中芳的更多的消息。
這個白天,絮雨尋到了靠近宮城的輔興坊,憑著殘存的記憶,走走停停,在坊內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