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遺忘的角落》[歷史遺忘的角落] - 第二章 南桓溫(二)(2)

桓溫是不打無把握之仗的。
第二條建議看起來不錯,就地安營紮寨,後勤物資可源源不斷運來囤積,相當於把大本營北移,更接近於戰場而已。桓溫為何不採納?
他有所顧忌,顧忌什麽?
桓溫所顧忌的,作為其對手的前燕都看破了。前燕大臣申胤,直言不諱:桓溫北伐擊燕,是東晉眾臣所不願看到的。東晉怕桓溫的勢力在戰時進一步增強,眾大臣們一定會在暗中百般阻撓破壞。
若干年年後的南宋,入侵者完顏宗弼(金兀朮)被武聖岳飛揍的想逃回北方時,一個漢奸書生的一番話令他打消了逃跑的念頭:自古以來,若朝中有人弄權作梗,大將是無法在外建功的。岳飛已自身難保,四太子何苦要退兵?
史籍資料沒有留下這個漢奸書生的名字,每個讀史人讀到此處時,都會痛罵這個漢奸出賣國家情報。然而,仔細品味一下,這哪是什麽情報,這不就是歷代中原王朝用一次次血淋淋的教訓鑄就的眾所周知的事實嗎?
自己遠離朝廷和荊州大本營,朝中反對派會乘機整事兒,時間拖的越久越麻煩。桓溫顧忌後方日久生變,就得速速開挖河道,速戰速決。
369年7月,桓溫攻克湖陸(今山東魚台縣東南),生擒前燕守將慕容忠。前燕國主慕容暐任命下邳王慕容厲率2萬兵馬迎擊,兩軍在黃墟(今河南蘭考縣東南)遭遇,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此場戰鬥的結果是,前燕2萬鐵騎全軍覆沒,直殺的慕容厲肝膽俱裂,最後單騎逃走。
隨即,前燕高平太守徐翻向桓溫投降,晉軍乘勝追擊,又在林渚(今河南新鄭縣東北)擊敗燕軍。
這次戰鬥中,桓溫軍的兩名前鋒猛將表現的尤為出色–鄧遐、朱序。朱序,名字是否似曾相識?對,國內無論哪一版的中小學歷史教材,都曾提到過他,因為,他後來深深的影響了中國南北歷史的進程,後敘。
晉軍勢盛,燕主慕容暐有些心驚,任命其兄樂安王慕容臧接替慕容厲,率各路軍馬阻截。
慕容厲擋不住桓溫,慕容臧也不是個,晉軍勢如破竹。慕容臧被打急了,竟然病急亂投醫,派人前往氐族人的前秦處求救,想搞次孫劉聯合抗曹。
369年7月,桓溫大軍浩浩蕩蕩進駐武陽,前燕故兗州剌史孫元起兵響應晉軍,桓溫乘勝進抵枋頭。
枋頭,今河南省浚縣東南淇門渡,距離燕國都城鄴城,已經不過百裏地。
百裏地,即使步行,開微信運動計步器,也不過六七萬步,四五個時辰妥妥能趕到。鄴城內,燕主慕容暐和主政的太傅慕容評惶恐不已,怎麽辦?二人一商量,要不,咱們回遼西龍城?
這是不惜將中原拱手讓出,回老家放羊?亡國的烏雲籠罩着曾經以強盛武力雄踞中原的鮮卑帝國。自慕容恪後,前燕已很少出現有擎天一柱般的政治強人。好在,慕容恪雖然不在了,他當年泣血推薦的人,還在。
慕容垂。
前文已述,吳王慕容垂在前燕是不受高層待見的。受排擠,就只能韜光養晦、明哲保身。然而,前燕畢竟是鮮卑慕容家數代心血的結晶,作為慕容家的子孫,怎能忍心看着家業被這幫不成器的親戚們敗光?
慕容垂不得不自己站了出來。他對侄子慕容暐說:讓我來吧。
五叔慕容垂非池中之物,慕容暐是知道的,盡量使其遠離部隊是最好的選擇。可此次是面對的是亡國危機,還能怎麽辦呢?五叔,你去吧,可……
慕容垂顧不上體會慕容暐的感受,匆匆接替慕容臧,任南討大都督,拚湊了5萬人馬抵擋桓溫。
慕容暐對這5萬人馬沒有信心,又派人再次到氐族的前秦處,請求聯合抗晉。這次他開出了一個超級大價碼:
只要前秦出兵,前燕就將包括洛陽在內的虎牢關以西的土地全部割讓給前秦。
天下沒有不可合作的生意夥伴,只要你開的價碼夠重。前秦王苻堅覺得這個價碼不錯,命大將苟池、鄧羌率兵2萬進至潁川(當時屬前燕,今河南禹縣),安營待變。
枋頭,是當時黃河上一個重要的渡口,從枋頭往北可直達鄴城。桓溫大軍推進過快,後勤供應有些脫節,故到達枋頭後,暫時紮下寨來。
此時,慕容垂的大軍也已進抵枋頭,兩軍沿黃河對峙。先試探性的打了幾次前哨戰,燕軍稍佔上風。
雖然是試探戰,但慕容垂逐漸看清了晉軍的死穴。
大戰,特別是持久戰,拚的就是後勤。汶水-清水-黃河這條水道,隨着入秋降雨量的減少逐漸乾涸,晉軍的後勤補給係統漸漸運行不暢。
桓溫怎能看不清這個?早有應對,他已命令豫州剌史袁真率軍急攻譙郡(今安徽亳縣,曹操老家)、梁國(今河南商丘),意圖是,鑿通石門(今河南滎陽縣前),連接睢水與黃河,用以運輸糧草。
帶著對成船成船白花花香甜大米的期待,袁真所部如狼似虎的軍隊如饑似渴的如期攻克了譙郡、梁國。然而,再着急,畢竟是一群打仗的,不是中鐵十四局搞隧道道橋的,石門一時未能鑿開。
桓溫派人開鑿石門的消息傳到慕容垂處,慕容豁子不禁暗暗佩服這個對手–果然是南方第一戰狼,雖遠必鑿。但是,你以為石門跟我的兔唇一樣,天生就是豁的啊?!
慕容垂清點了手下的騎兵,一共有1萬5千人。然後,把弟弟慕容德召來:這些人馬,全部交給你,任務只有一個,迅速全力進擊石門,把桓溫沒有資質的草台班子施工隊給干停工!
369年9月,慕容德部與袁真部在石門展開激戰,雙方都拚了老命,戰果是,燕軍勝。桓溫開鑿石門搞糧食運輸的計劃受挫。
幾萬人坐吃山空,枋頭晉軍的糧草越來越少,與慕容垂部決戰又無必勝把握。最關鍵的一點,桓溫還是擔心後方日久生變,思量再三,桓溫決定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