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南明》[重振南明] - 第八章:殺

李元胤此人固然圓滑陰狠,而且還喜歡參與黨爭,但他的忠心卻是毋庸置疑的,而且還是朱由榔指哪打哪,絕無二心的那種。
所以,當初朱由榔讓李建捷送出去的第一封密信,便是給李元胤的,要的就是他這個時候突然發難,在朝堂上和自己演一出好戲,拿下陳邦傅這個身在明營心在清的大漢奸。
至於李來亨,也同樣如此,黨守素帶來的五百兵將被留下來充當御前侍衛之後,朱由榔便藉著他這根線,成功聯係上了被隔絕在了南寧府的高一功,並讓他統籌忠貞營各部,等梧州的消息一傳出,就立即出兵,拿下潯州,柳州,慶遠等地,最後進軍梧州,控制整個桂南,桂東和桂西。
這也就是為什麽出現在朝議的是李來亨,而不是忠貞營當前的一號人物高一功,而且李來亨除了幾十個騎兵親衛,還沒帶什麽兵馬,看起來就好像真的只是來開會的一樣了。
畢竟,要不是這樣,老奸巨猾的陳邦傅或許就真的起疑了,他雖然不把朱由榔這個皇帝放在眼裏,可做賊心虛,也不至於毫無警惕。而朱由榔或許就看不到陳邦傅如今這副驚駭不已,無可奈何,甚至是已經放棄掙扎的落魄樣子了。
「李卿,其他的暫且不論,單單是這第一條,你若是沒有確鑿的證據,就敢在朝堂上如此戲言,朕可絕不會饒你。」朱由榔掃了殿下眾大臣一圈,然後將目光定在了李元胤的身上,說罷,又看向了此時已經跪在地上的陳邦傅,緩緩道:
「陳卿莫急,朕是相信你的忠心的,只要李元胤拿不出證據來,朕便要治他一個大大的罪,還陳卿你一個公道。」
陳邦傅聞言,嘴角顫抖了幾下,似乎是想說什麽,但是又沒說出來。他當初真的寫過投降信給李成棟,而李成棟也因此根本看不上他,並一直拿這個作為要挾,屢屢迫使他在朝堂上做出讓步。
原本,李成棟戰死之後,李元胤一直沒有提及此事,陳邦傅以為信件已經在戰場上丟失,此事已經翻篇過去了。可他沒想到,對方居然留了那麽一手,還狠毒到想要趁自己不備,一招置自己於死地。
陳邦傅雖然帶有兵馬前來,可都被黨守素麾下的忠貞營隔離在了行宮外圍,大殿內外如今可都是李建捷的人,也就是李元胤的人。若是證據確鑿,他現在根本就是砧板上的魚肉,毫無反擊之力,這才是最可怕,最讓人畏懼的。
「陛下,臣有證據,臣手上有陳邦傅這賊廝當初寫給家父的信件。」李元胤昂首直立,神情淡然,根本就是早有準備。
「國難當頭之際,臣絕非不知輕重,信口雌黃汙蔑忠良之人,若非是苦苦搜尋,終於找到了這封確鑿無疑之信,臣也不敢相信,慶國公平日裏滿嘴仁義道德,家國天下,但背後居然是這種背棄祖宗的人。」
隨着李元胤真的從袖口中拿出了一封信,龐天壽接過手後,呈遞給了朱由榔,陳邦傅的心也就跟着墜入了谷底。其餘的大臣一時間還不知道如何應對,一個個皆是肅目而對,殿內再次鴉雀無聲。
「臣有罪,臣當初便聽家父提起過此信,也曾經勸說過家父,莫要放過此等小人。但家父一心要維護朝堂的穩定,一心想要北伐,說是非常時期,便要行非常之事,只要陳邦傅這廝改過自新,便可放過其一馬。」
李元胤看着朱由榔打開信封,陳邦傅滿眼驚恐,一時失語,也再度發言,開始把自己摘出此事,否則這包庇之罪若是追究起來,恐怕就不知道還要吵多久,又要扒拉出多少以前的事情來了。這大明的朝堂,他太了解了。
「臣那時候也以為,國破家亡之際,朝廷正是用人之時,更何況慶國公手握一省,麾下雄雄十萬鐵騎,若是因為此事,狗急跳牆,大軍火並,於朝廷而言,也是一大損失。臣明白,這種時候,為了大局,為了陛下,含汙納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是不可避免的。
這也就是臣為何屢屢在朝堂上與慶國公作對的原因了,非是如慶國公黨羽所言,臣熱衷於黨爭奪權,而是臣要時時警醒慶國公,莫被一己私利蒙蔽了雙眼,凡事要多考慮考慮陛下,朝廷,考慮考慮百姓,社稷……可沒想到,陳邦傅卻根本無視臣的警醒,依舊要賣國求榮。」
且說,李元胤一番為國為民,為陛下為社稷的慷慨直言,已經把大殿之內的諸位大臣都聽呆了,便是瞿式耜,也不由得甘拜下風,李來亨跟着李過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