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封神,勵精圖治有什麼用》[這裡是封神,勵精圖治有什麼用] - 第十六章 父親,爺爺的仇別報了吧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五色神牛在一旁優哉游哉的吃草,時不時動了動牛尾巴,抽走身上的蚊子。
姬昌和伯邑考目瞪口呆的站在長亭內,臉上的表情好像見鬼一樣。
姬考:「父王,你方才說什麼?」
姬昌:「考兒,天命難測,吾等凡人,能窺見一星半點的天機,已經是大不敬了。豈能料事如神,分秒不差?」
姬考:「……這句話聽著很熟悉?」
姬昌:「為父只說聞仲奉命平北海,又沒說什麼時候?別愣著了,快去接旨!」
姬昌臉上立刻掛滿了笑容,哈哈大笑,扶著鬍鬚,走出了長亭,嘴裏連聲客套。
「我說是哪位仙人駕到,原來是武成王殿下。」
「殿下威風凜凜,真乃人仙也!」
「大王有旨意,宣個小旗官跑一趟便是了,竟然勞煩殿下親自跑一趟。」
姬昌看了眼那顫動不止的金槍,笑道:
「還……還搞這麼大的陣仗。」
黃飛虎臉色不變:
「事關重大,大王特命我前來宣旨。」
「不動靜大一些,我怕侯爺見不到我。」
姬昌一頭霧水,不明所以,也不再多言,跪地接旨。
姬考察言觀色,也跟着跪了下來。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
黃飛虎從胸前拿出早已準備好旨意,聲音威嚴。
「人王聖喻:
今北海反賊袁福通包藏禍心,起兵叛變!
孤素聞西伯侯頗有盛名。
膝下九十九子,均英明神武,都是將相之才。
麾下軍隊更有數十萬之眾,
望西伯侯以國家大業為重,即刻率兵前往北海平叛。
此事關係千萬黎民百姓之安危,切勿耽擱。
此乃軍令,若有耽擱,當軍法處置。
叛亂一日未平,西伯侯一日不可回國。」
姬昌聽完聖旨,臉若苦瓜,整個人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這和他算得不一樣啊。
叛亂不平,不能回國?
這是吃定他了。
姬考聞言,臉上早已是憤憤不平之色,立刻就想起身,被文王暗暗瞪了一眼。
他看了眼身邊那桿威名赫赫的金攥提蘆槍,嘆息一聲接過旨意,道:
「武成王殿下……」
「身為人臣,本該遵命接旨,不當有此疑慮。」
「只是那袁福通身在北海,老臣遠在西岐,等老臣帶兵趕到,只怕叛軍已經打到了朝歌。」
「大王為何會讓老臣去平叛?」
「老臣,實在想不通。」
黃飛虎神色不變,看了眼這位被譽為西岐聖人的老者。
身上,竟然有種讓人忍不住臣服的氣質。
這種氣質,他在大王身上感受過。
沒想到,這位西伯侯,竟然也讓他有了這種感覺。
「西岐當滅。」
黃飛虎看着姬昌的眼神,也變得冰冷許多。
「我也是奉命傳旨。身為臣子,只需領命即可,大王的深意,只有他自己知道。我們,就不要擅自揣摩聖意了。」
姬昌沒想到,他表現的態度和藹一些,竟然被黃飛虎在心裏判了死刑。
他嘆息一聲,知道這次怕是逃不掉了。
「本侯失言了,武成王莫怪。」
姬昌拱了拱手,正待請黃飛虎去西岐一敘,給他接風洗塵。
驀然發現。
眼前已經空無一人。
姬昌:「???」
「武成王呢?」
姬考:「不知道啊,兒臣眨了眨眼,他就不見了。」
姬昌皺了皺眉:
「看來這位武成王,一點機會都不給我們了。」
「準備傳令三軍,出兵吧。」
姬考見父王認慫了,十分不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