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大唐之問鼎滄溟》[修仙大唐之問鼎滄溟] - 第二十九章 河伯與宓妃

李治和秦懷玉二人,隨着那位哈吉妖將,在眾多水族的簇擁下,進入了河水深處。
盤坐在岸邊的魏徵,卻看到原有的河床再次合閉,從外表上絲毫看不出有任何的可疑之處。
也不知道下沉了多久,李治心中很是納悶,為何四周的光線還如此的明亮?
「晉王殿下,咱們到地方了——」
好半天,終於腳踏實地了,李治發現周遭那群龐大的水族,不知何時已經散去。
除了領路的哈吉妖將,身後依然跟着三名妖將級別的水妖,看頭像很容易分辨出,分別是蛇、龜和一頭鯉魚精。
他們已經置身於一座洞府之前——「河伯府」,一副金燦燦的匾額高掛在洞府之上。
這裡難道是河伯的洞府嗎?
李治不禁在心裏問道,要知道,河伯那可是古時的水神啊。
傳說此人原本叫做馮夷,住在華陰潼鄉,從來不安心耕種,一心只想成仙。
他聽說人如果能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以化為仙體,於是就到處找水仙花。
當年大禹治水之前,河水流到中原,沒有固定的河道,到處漫流,經常泛濫成災,地面上七股八道,溝溝汊汊全是河水。
有一日,馮夷趟水過河,到了河中間,突然河水漲了。
他一慌,腳下打滑,跌倒在河水中,竟然就活活地被淹死了。
馮夷死後,一肚子冤屈怨氣,咬牙切齒地恨透了河水,就到玉帝那裡去告河水的狀。
玉帝聽說河水如今沒人管教,到處橫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是惱火。
又見馮夷已經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該成仙了,就問馮夷願不願意去當一名水神,治理河水?
馮夷自然喜出望外,滿口答應,這一來既能了卻自己成仙的心愿,二來也可報自己被淹死之仇。
從此,馮夷就當了河水之神,人稱河伯。
這段關於「河伯」的記載,飛速地在李治的腦子裡閃過,哈吉妖將已經閃身進入了「河伯府」,而後邊跟着的三名妖將,則駐足在洞府外。
看那意思,沒有洞府主人的命令,它們還不敢擅自進入。
既然如此,李治也只好停了下來,卻發現此處竟然沒有半點河水存在,只是呼吸之間依然帶有淡淡的水產味,讓李治不免有些饞了。
李治索性收了功,饒有興緻地打量着周遭的一切,避水罩也憑空消失,秦懷玉卻依然緊緊地攥着手中的「瓦面金鐧」。
「哈哈,懷玉兄不必如此緊張,咱們既然到了此處,就無需再害怕什麼。方才同行這四位妖將,你可沒一個能夠打得過的,它們真想對你不利,恐怕已經早死多時了。」
李治拍了拍秦懷玉的肩膀,試圖給他減輕一點兒壓力,說這話的時候,也沒避着旁邊那三位妖將。
「晉王殿下,我家主人有請,您跟我進來吧——」
不多時,那位哈吉妖將去而復返,臉上卻看不出任何錶情。
就這樣,「河伯府」的大門被打開,李治等一行六位,依次走了進來。
一進「河伯府」,李治就感受到了濃郁的水靈氣,比起去年在涇河、渭河交匯處的靈氣,不知道濃郁了多少倍。
靈氣入體的感覺真爽,李治恨不得盤腿坐下來,直接就在這裡開始修鍊「滄溟訣」了。
再看旁邊的秦懷玉,比李治還不堪。
他剛剛突破的武道通神,被李治傳授了完整的「五禽戲」之後,也懂得了怎樣吸納靈氣來進行修鍊。
只是,一直在世俗世界裏待着,偌大一個洛陽城,才能有多少靈氣可以修鍊?
即便長孫娉婷,在洛陽城李治住的後宅里,修建了一座小型的「聚靈陣」,也依然收效甚微。
因此,此時的秦懷玉,就像是一個餓了多少天的漢子,突然見到了一大盤肉包子一般,那饑渴的眼睛都有些發綠了。
「晉王殿下,主人讓您一個人進去,我等只能等在殿外,包括您這位護衛也不可以進去。」
「不行,怎麼能讓晉王殿下隻身犯險?——」
哈吉妖將剛一說完,旁邊的秦懷玉就不幹了,如今已經是深入險境了,他怎麼還能允許跟李治分開?
「哈哈,好了懷玉兄,此處難得有如此濃郁的靈氣,你就在此打坐等我吧。既來之、則安之,我民間的晉王去拜會一下河伯大神,也當是應有之誼。」
李治重重地拍了拍秦懷玉的肩膀,既是想讓他冷靜一些,有真的想讓他能抓住這個難得的修鍊機會。
走上了修鍊這條路,李治才終於明白,「法、財、侶、地」這四要素對修鍊者的是多麼的重要。
「法」,就是功法和手段,比如李治如今的「滄溟訣」和「破妄金瞳」等,還有他傳給秦懷玉等人的「五禽戲」,沒有「法」還修個什麼煉?
「abc 六百旁門,七十二種外道」,你總得會上幾樣,要不然到頭來只是空忙活了一場。
「財」,則包括內財和外財兩種含義。
外財是修行需要的財力,正所謂「無財不養道」,修行過程中很難離開財物的支持,比如在涇河畔獲得的「龍涎香」。
世俗中本就講究「窮文富武」,更何況他們還是在修仙煉道呢?
「內財」就是修鍊者自己所具備的資本了,也就是所謂的「仙緣」。
正所謂「甘露不潤無根草,大道不渡無緣人」,不是誰都可以修道的,要看看自己是否具備條件。
侶」,則指的是在修行過程中志同道合的道友,也可以稱為道侶,切勿把道侶誤解為男女關係,更不能曲解了「雙修」這個詞的意義。
修鍊時最怕的就是來自外界的干擾,如果獨自一人修行,遇到這種情況很容易「走火入魔」,所以有個道侶在旁邊顯得尤為重要,這叫做「護道」或者「護法」。
「地」,自然就是修鍊時所需的場所。
在塵世間修行,靈氣稀薄不說,還要面對各種誘惑,心中的諸多慾望難以消滅,因此就很難證道成真。
而在那些「洞天福地」里修行,可以更好的體悟天人合一的境界,可以「幽潛學道,仁智自安」。
比如眼前這個「河伯府」,它既佔據了河水的靈脈所在,又是被天庭正式冊封過的,雙重的加持下才有了如此濃郁的靈氣。
李治更相信,這「河伯府」也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處罷了,遠遠還當不得「洞天福地」之稱。
秦懷玉見李治說的鄭重,也不再堅持,他知道自己這點兒修為,即便跟了過去,也起不到任何作用,說不定還會給晉王殿下添麻煩呢。
秦懷玉第一次,覺得自己是這麼的沒用,對自身變強的渴望也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強烈。
顧不得一旁還待着四頭人形怪物呢,秦懷玉真就盤坐在地上,開始全力吸取周圍的靈氣進行修鍊。
……
推開一扇古樸的大門,沒有李治想像中的金碧輝煌,一座大殿空蕩蕩的,甚至都顯得有些陰森恐怖。
四周的牆壁上,刻畫著很多古怪的圖案,好像記載着一些遠古的故事?
大殿的四角,各有一顆碗口大的夜明珠,李治不知道這玩意兒拿出去能賣多少錢,只是足以將整個大殿照的亮如白晝。
「大唐的晉王李治?」
突然,一道略帶滄桑的聲音傳來,不知何時,正中的座位上,出現了一名中年人。
離着不算太遠,李治卻看不清楚對方的模樣,趕忙暗中運起了「破妄金瞳」,看到的卻是一團水幕。
難道,說話的此人,並沒有出現在這個大殿里?
李治心有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