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大唐之問鼎滄溟》[修仙大唐之問鼎滄溟] - 第二章 事了蹤不見

距離李治蘇醒過來,已經過去七天了。
這七天里,他一直把自己關在「麗政殿」里,一步也沒有出去,什麼人也不想見。
他還是無法接受眼前的這個現實,他,李治,一個二十一世紀某二甲醫院中醫科的副主任,風華正茂、前途無量的時候,居然魂穿了?
他不知道前世——姑且這麼叫吧——的自己,最終是死了還是變成了植物人,魂魄到了這裡,竟然奪舍了一個七歲孩子的身體?
這個孩子也叫李治,或者更準確的說,這個孩子才是真正的李治。
沒錯,就是那個李治,大唐的第三代君主,被後世稱為唐高宗的李治。
以最弱的姿態,在慘烈的奪嫡之戰中勝出,笑到了最後,卻被自己最心愛的女人篡奪了李家的江山。
七天時間,他也完全吸收了這孩子殘留的記憶,可惜,沒有太多的內容。
似乎從生下來,他就沒怎麼離開過這個「麗政殿」?
跟李治知道的歷史一樣,這個孩子是李世民和長孫無垢的第三子,大排行老九,小名雉奴。
可是,跟他認知的歷史不一樣的是,這個世界上似乎真的有着神佛的存在?
人人都可以選擇修文或者練武,不像後世展現的文武那樣,而是真正的修鍊,修鍊有成者,能夠以一敵萬,能夠飛天遁地,能夠益壽長生那種。
據說,練武者可分為後天、先天二境。
後天境界有三個層次。
「明勁」,練之總以規矩不可易,身體動轉要和順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齊而不可散亂,拳經云:「方者以正其中」即此意也。
「暗勁」,練之神氣要舒展而不可拘,運用要圓通活潑而不可滯。拳經云:「圓者以應其外」即此意也。
「化勁」,練之周身四肢動轉,起落、進退皆不可着力,專以神意運用之。雖是神意運用,惟形式規矩仍如前二種不可改移。
雖然周身動轉不着力,亦不能全不着力,總在神意之貫通耳。
拳經云:「三回九轉是一式」即此意義也。
後天境界之後再修鍊能達先天,先天境界就相對簡單一些,只分為「先天」和「通神」二者,又叫「先天武者」和「武道通神」。
據說,一個人如果到了「武道通神」的地步,真正就是能夠一人成軍、毀山斷岳。
但凡哪個國家有一位「武道通神」的存在,就不是別的國家敢輕易覬覦的,如同後世核武器般的威懾。
人至先天,壽數百五,通神之境,延年三百。
如今的大唐朝,真正武道通神者只有一人,那就是大唐的軍神,「風塵三俠」之一的三元李靖李藥師。
另外還有兩人,可以說是達到了「半步武道通神」的境界。
一位是有「皂袍大將」之稱的尉遲恭,尉遲恭身長一丈,腰大十圍,面似黑鍋底,善使兩條竹節鞭,有萬夫不當之勇。
尉遲恭最初在定陽王劉武周處投軍,劉武周封其為先鋒,卻是李唐的敵人。
這位日搶三關,夜奪八寨,連斬上將數十員,敗程咬金,扣李世民,悍勇之勢、一時無兩。
歸唐後,入天策府,參與平定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徐圓朗等,頗有功勛。
武德九年,參加玄武門之變,力保李世民登基為帝,受封為右武候大將軍、吳國公,可以算是現在李世民手下的頭號打手。
另外一位,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秦瓊秦叔寶。
要說起秦瓊的名聲威望,在整個隋唐年間可以算是首屈一指的。
秦瓊,字叔寶,齊州歷城人,乃祖是北齊領軍大將秦旭,其父是北齊武衛大將軍馬鳴關大帥秦彝。
神拳太保、雙鐧大將,孝母似專諸,交友賽孟嘗,黃驃馬馬踏黃河兩岸,熟銅鐧鐧打山東三州六府半邊天。
江湖中聲名赫赫,官府里同樣手眼通天。
其姑父是當時的北平王羅藝,其姨夫是大隋朝中的長平王邱瑞,而他所拜的義父更是大隋之柱靠山王楊林。
到了大唐朝,秦瓊更是當年救過李淵一家老小的恩人,憑藉自身的武藝成為大唐最耀眼的戰將之一。
著名的「三鞭換兩鐧」,論起真功夫來,秦瓊恐怕還要在那尉遲恭之上。
可惜,李世民登基之後,卻逐漸疏遠了秦瓊。
一則秦瓊此人最是忠義,秉性耿直,這樣的人放在江湖,放在軍旅都是不可多得的,在朝堂之上反而就是不可取的了。
再則,李世民先是誅殺了「赤發靈官」單雄信,又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更是在此之後持續追殺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嗣。
這一切行為,站在一個君主的立場上,自然無可厚非,卻不是秦瓊這樣的人從內心裏能夠接受的。
又加上秦瓊跟尉遲恭不同,他在一幫瓦崗舊將中的影響力甚大,即便胸懷寬廣的李世民,多多少少也對此有些忌憚。
索性,秦瓊就以養傷為由,逐漸地隱退了,也從原本的從一品翼國公,變成了正三品的左武衛大將軍。
當然,戎馬半生,秦瓊多是身先士卒,也落下了一身傷病,現在徹底變成一頭病老虎了。
練武如此,修文之人也同樣有類似的等級劃定。
此時的修文,多以儒家為尊。
對應武道的「明勁」、「暗勁」、「化勁」、「先天」和「通神」,修文的境界依次為「修身」、「德行」、「君子」、「立命」和「大儒」。
「修身」,陶冶身心,涵養德性,修持身性,載福綏仁惟造福,敬身有道在修身。
「德行」,文以致用、腹有詩書、以德行事,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君子」,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修文比練武更加難以進階,除了日積月累,就要靠天賦和造化了,但凡能到「君子」境界的,已經無一不是一方天驕的存在了。
君子不妄動,動必有道;
君子不徒語,語必有理;
君子不苟求,求必有義;
君子不虛行,行必有正。
自然,前三者「修身」、「德行」、「君子」即為後天境界,而「立命」和「大儒」卻是先天境界,文成大儒,亦可通神。
可惜,經過隋末唐初的大動蕩,禮樂崩壞,文道不昌。
就連孔子的第三十一世孫孔穎達那樣的人物,也只是到了「半步大儒」、或者叫「半步文道通神」的境界而已。
孔穎達,北齊後主武平五年生人,八歲就學,曾從劉焯問學,日誦千言,熟讀經傳,善於詞章,隋大業初,選為「明經」,授河內郡博士,補太學助教。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