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戍邊者》[星際戍邊者] - 星際戍邊者第3章 天王老子來了也得打灰在線免費閱讀(2)

質量只有太陽的一半,直徑不過太陽的13。因為個頭比較小的緣故,紅矮星的內部核反應相當緩慢,這讓他的表面溫度也比太陽低得多,所以看起來並不是橘黃色,而是溫度低得多的大紅色。

圍繞着恆星運行的有四顆行星,最外層的是這四顆星中唯一的氣態巨星,它的質量很大,甚至能夠佔到整個星系總質量的2%,不過要論最特殊的地方還是它那令人矚目的顏色。

也許是因為大氣成分的問題,整個星球看起來綠油油的,在漆黑的星空背景下無比亮眼。若是再配上它表面時不時划過的閃電,那就更醒目了。

綠,綠的發光。

就像是黑夜中一盞綠色的探照燈,在面對它時,白易只覺得自己的臉色都開始往這個方向轉變。

強迫自己移開視線,白易開始從內向外審視這個星系。

最接近紅矮星的第一行星是個小不點,因為與恆星的距離太過接近,它的表面岩漿四溢,儼然一副煉獄的圖景。

在之後的第二行星則有些特殊,它恰好位於紅矮星的宜居帶上。恆星的光抵達這裡時已經衰減到了一定程度,殘餘的熱量足以融化堅冰,卻又不過於炙熱。

這顆星球在星圖裡被標註為「洛凡」,質量比地球稍大,表面的80%被水覆蓋,少數裸露在外的陸地上則能看到成片的綠色植被。

是的,洛凡上是有生命存在的,而且是高等的智慧生命。

在銀河聯盟考察隊剛抵達這個星系的時候,洛凡人已經在封建社會停留了相當長的時間。由於在他們這個星球上的絕大多數陸地都以島嶼或群島的形式存在,穩定易開發的礦脈的稀缺,使得工業萌芽的生長異常緩慢。

即使是上千年的時光過去,蒸汽動力也僅僅是在幾個頂尖國家的實驗室內出現。

不過銀河聯盟帶來了改變,他們給洛凡帶來了更先進的技術,同時也向他們輸出了自己的意識形態。本來

按照原先的流程,考察隊在確定的堡壘星系選址發現存在本土文明的時候,應該上報並由相關部門組織遷移到其它區域安置。

但是當時正直防禦工程建設初期,堡壘工程所耗費的海量資源使得銀河系內局勢動蕩不斷,上面已經沒有精力來管這些低等的土著。

於是政策就改成了向土著投放一定的科技,以期在後續的時間裏他們能夠自行亦或是在銀河聯盟的幫扶下遷移。

畢竟一個有了工業基礎的文明可比純粹的封建社會好養活多了。起碼前者你把他扔到一個陌生的新星球上,他還有基本的開荒能力,後者指不定落地得先跪下給不知道信仰的哪路神仙磕三天響頭。

在搬家史中因為錯誤信仰把銀河聯盟的飛船當做神跡或是惡魔化身的情況並不是沒有發生過。這類文明往往會因為宗教問題錯過最佳的開荒時間,搞得安置辦不得不花額外的功夫去扶持他們,或是乾脆直接把整個種族扔進星際野生文明保護區。

這兩不管是哪種方式,對銀河聯盟來說都是純粹的賠錢買賣,能不幹就不幹的那種。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