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一出場,改寫了歷史》[我在大明,一出場,改寫了歷史] - 《我在大明,一出場,改寫了歷史》精彩章節試讀子分第1章

第9章

房間之中,兩人聲音回蕩。

朱棣淡淡道:「若是朕,也會削藩,但沒有你這種削法!你這不是削藩,你這是將我們往死路上逼!我們為大明鎮守九邊,也為咱們老朱家鎮守九邊,咱們身上流的都是老朱家的血,你一年之內,連削五藩,要麼被你逼死,要麼關入大牢,這叫削藩?」

朱允炆自嘲笑了一下:「四叔,削藩這件事,自古以來,便是削亦反,不削亦反,從漢朝以來,削藩這件事,多少朝代流過血?這一次,我的確是操之過急,因此失敗,你說我不該以這種方式削藩,那四叔我問你,我又該採取何種形式削藩?是請你們來金陵,告訴你們我要削藩,那你們會聽嗎?會乖乖束手就擒嗎?或許,那個時候你們又會以打破祖制來攻訐我,照樣會起兵造反而已。」

毫無疑問,朱允炆在削藩這件事上,和朱棣的看法是截然不同,這也很好理解,當時朱允炆是皇帝,他考慮的事情,自然不一樣。

朱棣淡淡道:「你全然不考慮任何感情,我們這些叔叔,也都是看着你長大的,你怎麼就知道不行?明明是你自己沒有任何身為皇帝的度量,沒有身為皇帝的手腕,心中慌張,不念感情,最終逼迫朕起兵靖難。」

朱棣的身子朝前傾了傾:「大侄子,朕一開始並不想起兵,是你一步一步逼着朕的,你動了湘王,你動了齊王,全天下都知道,你下一個要動的就是我燕王,朕不起兵,難道還要成為待宰羔羊不成?」

朱允炆臉色平靜:「這件事也是一個死結,現在說這些假設也沒有任何用處,事情已成定局,成王敗寇,四叔你成了皇帝,而我,成了一個遁入空門的和尚,你贏了,我輸了,不過這兩年,我也一直在想,如果我慢慢來,操之過急,這一場削藩,或許是我會勝出。」

朱棣手指輕輕在椅子扶手上敲了一下:「勝出?你如何會勝出,你還是不明白我所說的,哪怕就算是重新再來,你也仍然不會成功。」

朱允炆眼中有着不解,他看向朱棣。

朱棣嗤笑道:「我起兵靖難,打了四年,從一開始,我不過只有北平彈丸之地,而你坐擁天下,兵馬更是百萬對幾萬,如此優勢,你卻輸了,你難道認為,這是朕僥倖勝出嗎?」

他淡淡道:「你輕信那些腐儒黃子澄、齊泰之流,以他們的意見為圭臬,以為隨便派出一些將領,就能擊垮朕,但朕的身邊是什麼人,是為了朕的性命,敢沖入敵軍之中數十回合最終戰死的張玉,是護着朕衝出來的朱能,他們都是邊境將士,在無數次生死歷練中成長起來的將軍,又豈是你這些腐儒能比?甚至就連朕身邊的太監,也都驍勇無比。」

朱棣自顧自地在說:「那些腐儒向你諫言,要你削藩,你就削,你被身邊人蒙蔽,不顧親情,此其一;你不懂得選派將領,先後任命耿炳文、李景隆為帥,卻排擠徐輝祖,此為其二;為君不懂政治,為將不懂軍事,你又如何能贏得這場仗?」

朱允炆沉默了一下,他搖了搖頭:「我還是認為,是我自己操之過急。」

朱棣嗤笑一下:「是你有眼無珠,將腐儒認為是人才,朕任人唯賢,只要他對大明王朝有用,只要他有能力,朕就用,就比如這小子。」

朱棣隨手指了指任天,任天都愣了一下,我吃瓜吃得好好的,怎麼指到我頭上來了?

朱允炆也是看向任天,才發覺此人不過是一個二十歲不到的年輕人,臉龐看起來頗為稚嫩,不由目光仔細打量了一番。

「此子又有何才能?」

朱棣淡淡道:「這便是你有眼無珠了,識人之才,又怎能從表面判斷,你就不好奇,朕是怎麼找到你的?」

朱允炆很有興趣,看着任天,朱棣開口:「小子,好好講一講。」

任天看着開始裝逼的朱棣,心中不由暗罵一聲,我講你個鎚子,我也是看後世專家的結果才知道的,我自己可是一點都不知道。

算了,只能編了。

任天咳嗽一聲,當即道:「陛下,其實當時我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