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我能提取副作用] - 第十五章 臨床三期報告終於出來了

盛長雅摸著自己白嫩的臉蛋愛不釋手,在鏡子前看了半天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現在她對這款三清葯業的美白藥物再沒有任何懷疑。
心裏充斥着一種撿到寶了的喜悅。
到達辦公室,她迫不及待地給衛康傳達反饋。
「不愧是三清出品,衛總,你的美白藥膏效果也太牛逼了。」
「我塗在臉上的斑點上,一晚上功夫就全沒了。」
「我以專業人士的資格擔保,這要做成美白護膚品上市,肯定得賣瘋。」
「公司一定會很有興趣的,不知道對於合作方式,衛總有什麼想法呢?」
「衛總是想要賣掉藥方呢,還是跟我們合作呢?」
衛康看着對面傳來的消息,忍不住呵呵一笑。
系統出品,效果自然沒得說。
不過這個女的有點意思,也不報方案,就問我的想法,是在套話嗎?
他淡淡一笑,回道:「這就看你們的誠意了。」
「我相信等到試驗數據公布以後,肯定不止你們一家對這個藥物感興趣。」
「到時候,價高者得。盛經理可不要讓我失望。」
盛長雅看着回復,臉上笑容一僵,默默地回了一條:「好的,衛總,我們會拿出最大的誠意來。」
將手機扔在辦公桌上,她不由苦笑起來。
這位衛總看起來不好應付啊,而這個最大的誠意,又談何容易。
歐來雅作為一家歷史悠久的全球500強頂級化妝品集團,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也是一尊龐然大物,在裏面工作固然看起來十分光鮮,尤其是有產業濾鏡加成,總能吸引無數心懷美麗夢想的年輕女生。
但是她已經摸爬滾打了6年,從一個最底層的實習生,到助理,再成為一名大眾化妝品事業部的初級產品經理,早已深深了解這種跨國外企的行事風格。
對於外企來說,除非國內本土企業實力雄厚,行業競爭激烈,他們才會尊重亞太區部門的意見。
否則的話,每一個外企的國內總部里只不過是一群提線木偶,決策權和研發中心都在國外,國內部門的自主決策權少得可憐。
說句可笑的話,總部恨不得國內部門的人都是一群能夠遠程遙控,精確執行操作指令的機械人。
很多國內沒有生產廠的外企,國內的人員往往只負責銷售和售後,總經理也不過是掛著高大上頭銜的管家,往往只能傳達總部的指令,每個細節都毫無自主權。
而對於國內化妝品行業來說,由於國產品牌實在不給力,市場基本被國外品牌瓜分。
這就導致國內部門更加處於一種弱勢地位,每次有任何新提議和好方案,都要層層上報,直到獲得洋老闆的首肯,才能給予資源進行下一步操作。
快消行業的核心業務就是品牌營銷,盛長雅作為產品經理,負責品牌下每個產品從調研設計策劃,到競品分析定位定價,訂貨預算,渠道銷售和培訓,產品面世前後的預熱、廣告宣傳或促銷等所有環節。
但是她所有的工作都是在總部的資源調配下完成的執行層工作,她的職位並不高級,沒有資格提出任何條件,也沒有權力做出任何決策。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搜集足夠詳盡的資料,跟品牌經理打報告,看看能不能引起公司的重視。
雖然她對衛康的美白藥物很有信心,但也沒有把握能爭取到足夠好的報價。
盛長雅打開自己的績效評估指標,看了看,嘆了口氣。
作為從實習生升上來的產品經理,她的職業升遷之路沒有管培生來得快,兢兢業業幹了六年,每天加班到晚上10點半,才在去年升職。
要想升到高級產品經理,再往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