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性點慈善家》[屬性點慈善家] - 022 警局收穫

【營養吸收率】此刻的數值是2+4,比初始值增加了百分之兩百,距離計劃的十點還有一半要加。Google搜索.com
王齊對自己的食物規劃一直是以正常人為標准,並不會異想天開的要求吃一粒米搬兩天磚,加營養吸收率的目的是為了在不增加食物攝入的前提下,彌補體能上升帶來的功耗增加,穩定捕獵頻率避免被圍剿。
六點吸收率,從等重量食物中獲得的能量不太可能是原版的三倍,因為這種算法到最後一定是直接轉質量為能量,離不離譜先不說,中間化學反應能量極限到裂變這一區間的跨度也太大了,跳躍的那一個點數,得等於平時加幾萬點啊。
於是王齊判斷這項數值的表現是非線性的平拋線圖形,數值高了還要面臨邊際效應遞減的情況。
……總之就是找個藉口先不加了,去加別的屬性。
從今天起恢復第二次大雪前的飲食水平,如果之後體重能增加就暫時不管,如果飛快變瘦再考慮繼續加吸收率,並宅在家恢復體重。
找好藉口,等今日份的外掛到帳,他心安理得的加起新東西。
【四肢→動能轉化率3+1】,名稱看來很超規格的屬性。
生物的行動說到底都是生物能轉動能,這個過程會產生無法被生物再利用的廢熱,廢熱積累到一定程度,需要休息或水冷(發汗)。
動能轉化率變成一個可增加的項目,意味着廢熱更少。在運動強度不變的情況下,同樣量級的生物能可以支持更長時間的運動,變相的從另一個角度增強了食物利用率,順便加到耐力。
考慮到該項目屬於【四肢】,大概是某種局部存在的肌蛋白改造?
雖然四肢和軀幹一樣只加整體項目一半數值,但這個項目本身只有3點,1點增強也加了三分之一,明天再加一點,對外出行動能力應該有改善。
終究是打算進一步接近蟲巢,王齊不打算直接莽過去,後面還有幾項要加,大約四、五天之後行動。
中間的這幾天沒更多事,除了照顧小強就是積攢脂肪。
第三天,代表着李想和他的木人被人換掉了,應該是李想做的,比王齊做的好點,起碼一看就是人類。
還有個好消息,他在物資間留下的肉少了半塊。學會從物資間取肉,至少不用擔心小鄰居到處亂跑遇到危險。
第四天他提前出去一趟做外圍偵察工作,給物資間的沙盤增加了一些南邊的建築,可惜沒有發現凍僵的爬蟲。
今天,王齊把自己的小人放在沙盤南偏東的邊界外,收拾東西出門。
屬性除把【動能轉化率】加到五,另外幾點分配到【四肢→細胞攜氧增強2+1】,以及【頭部→直覺5+2】。
頭部也和四肢、軀幹一樣都是兩點增強只能加一,看起來不如直接爆力量。
王齊考慮的更多點,面板屬性分的那麼細緻,單爆【肌纖維強度】而肌腱相關的幾項不跟上,擔憂發生拉傷的概率會變大。
戰鬥時發生拉傷可以說死路一條,遭遇蟲子突發戰鬥也沒時間熱身,所以這一組加點需要更謹慎的安排,再說兩個晚上也不會有特別大的提高。
看起來比較玄學的直覺作用範圍更廣泛,昨天去偵察時注意到更容易發現一些細節痕跡線索,即使不考慮玄學直覺的提前察覺,僅通過細節痕跡,也更容易提前發現敵人、避免意外危險。
出門前,王齊給物資間又補了一塊肉,離開時物資間的門也沒拴上,萬一回不來,家裡的東西就當遺產送給小李想了。
除常用武器和道具,雪橇上還額外帶了十幾公斤物資,簡易火種罐頭也在裏面,也許會在外面過夜。
積雪覆蓋環境下移動力受阻太過於嚴重,他要去的方向爬蟲密度也很高,他必須隨時保持足夠戰鬥的能量,走走停停導致一天也走不了太遠。
約兩小時後,來到昨天最後的偵察點。
這裡與基地直線距離約八百米,實際路程超過一公里。
爬樓,十層。
在樓頂確認痕跡。
此處往南,六層以上的樓房變得很少。
其實整個城市都缺乏高層建築,通過積雪就不難理解,本地很可能經常會出現幾米厚度積雪,樓層越高,處理積雪時的外溢風險越大。雖然有電加熱的解決方案,但本地人似乎接受不了那樣浪費電力,也可能單純是窮。
腳下的偵察點大概是商圈的邊緣,視野很好。
昨天在這個位置,觀察到半條街外有幾道疑似爬蟲移動的痕跡,擔心前方爬蟲密度過大就先回去了。
今天再觀察痕跡沒有變得更多,說明周圍沒有活躍的爬蟲,痕跡可能是趁著哪天日照好趕回巢穴留下的吧。
確認過痕跡,現場規劃接下來的行動。
市政建築在城市內相對比較容易辨認,它們外觀需求一般會有「莊嚴」,樓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