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的情劫》[三生三世的情劫] - (9)杭州書社與新華印刷

該契約,經雙方簽訂,由漢武帝下旨公開並通報大陸八國,一時天下震動!
要知道,很多書商在《將軍詩集》這一波大賣中賺了不少,可突然間,大漢皇家出版社不再接受他們的訂單,而且明確告訴他們,要繼續賣《將軍詩集》及相關解析可以,找東吳杭州書社談去。
而陽樂馨看似極為厚道,租用太學附近的一個大院,掛牌東吳杭州書社沙洲分社,現場開賣。條件相同,要書可以,銀子先交過來,契約一年,大漢皇朝,東吳杭州之外,只選七個書商,每個書商擁有一個州的行銷權。
原本陽樂馨想的是先到先得,但作為合作方,劉思雨還是給陽樂馨出了一個主意,辦個春節行銷會,現場拍賣,價高者得!
具體怎麼實施?在請帖上註明,與會者若要參與拍價,必須準備好足夠的現銀,拍下行銷權的一個時辰內必須繳納拍價的兩成,一個月內必須補齊足額,否則前面那兩成不退!
而請帖明確告知各位書商,封小剛會現場參與交流,而且會簽名10本用於現場拍賣!
陽樂馨看到這樣的方案,感覺自己無形中好像打開了某扇窗戶,卻又說不出來!只是覺得,可以一試!
《將軍詩集》大賣,書商們也很給面子,當然不給不行啊,現在這詩集出口大漢以外的地方只有東吳杭州書社才有,除非你不想賣這本詩集!於是,根據以往的訂單行銷經驗,眾書商準備了大把的銀子,準備在行銷會拿下行銷權!
只是,他們想得太簡單了,或者說,他們把自己的對手想得簡單了!
商人,眼界寬廣的大有人在,當然,能與陽樂馨媲美的幾乎沒有!
大漢十八年臘月二十八,大漢皇家出版社與東吳杭州書社聯合舉辦的春節書籍行銷拍賣會正式開始!
七個州,每個州首批訂量一千萬冊!!!契約一年。
也就是說,你拍下行銷權,一個月賣完,還是一年賣完都可以,賣完你可以續訂,但是最多就是一年,條件也跟總代理一樣,擁有封小剛接下來這一年的詩詞行銷權。
首先拍賣的是趙國中州的行銷權,這是離大漢皇朝最近的一個州,也就是行銷綜合成本相對來說會低一些。
起拍價,188兩每套冊(含詩集和解析),每次加價1兩,也就是說,就算以底價成交,一千萬冊需要近20億,報價一出,所有書商傻眼!
看到有些冷場,劉思雨示意東吳杭州書社的原大掌柜,把他之前帶來的首批一萬本銷售單據存根拓本展示出來,還有東吳目前已經預訂的單據存根拓本也同時展示!
書商不看具體內容,只看封面上的日期和總數,截止臘月二十七,東吳杭州書社收到全款的預訂單680萬套冊。
展示完畢,陽樂馨按照之前劉思雨給的建議,說道:
「想必各位掌柜都嘗到了前幾日《將軍詩集》帶給大家的甜頭,目前詩集在各地已經有流傳,而現在詩集及相關解析,後續封將軍所作詩詞,才是大家最容易賺銀子的時間,各位掌柜,如果自家吃不下,可以各找一兩家熟識的聯合出價,按出銀比例賣出分成。」
場面頓時熱鬧起來,畢竟東吳預訂單的拓本作不得假,雖然沒有掛名皇家,但是東吳長公主這身份可是實打實的!
讓人意外的拍賣結果出現了,那就是首單,趙國中州的行銷權,緊咬慢咬的節節推高,在價格出到216兩每套冊後,來自中州本土的書商聯合體退出了競價,中標人竟然是由大漢皇朝五家書商組成的聯合體!
這個單價在出廠價的基礎上提升不少,就算是相對起拍價而言,也是有一個巨大的提升空間!
趙國中州行銷權,21.6億兩銀子落錘!
凡事只要開了個好頭,後面就簡單多了,金額最大的行銷權,出現在九州霸主北洲平京,標出了驚人的28.8億的恐怖數字!
只不過,據現有消息,就算是趙國中州標出216兩每套冊,實際上都有得賺,詩集在中州的銷售價是90兩到100兩每冊,至於解析,目前還沒賣過,但是參考杭州書社的銷售價格同比一下,解析在中州單賣的話,可以賣到180兩到220兩之間,綜合下來,每套冊在中州,至少可以賣到300兩!
讓人更為意外的是,10套由封小剛現場簽名的詩集和解析,起拍價150兩,每次加價10兩的倍數,第一套就標出令人絕望的580兩,剛剛從杭州趕來到達現場的東吳太學正張夫子從500兩直接提到580兩的高價,拿到頭彩!
而且誰也沒想到,張老夫子越到後面越舒適。
看看第二套以後的標價成交額吧:第二套660兩,第三套720兩,第四套860兩,以至於第五套一開,從150兩起拍就被直接提到900兩的高度去了。
更為離譜的是最後一套,150兩起拍,第一個出價的是北洲書商,出口加價到了1880兩,這還不是終點,幾番較勁下來,北洲書商還是財大氣粗,喊出8880兩的高價,無人能敵!
簽字套書的拍賣,最舒適的確實是東吳太學張老夫子,越早拿下的越舒適,少花不少銀子!
誰賺得多?兩個贏家,大漢皇朝和東吳杭州書社!雙方都賺得盆滿缽滿!
皇帝在行銷會結束收到奏報時嚇了一跳,五千萬套冊,合計收了東吳杭州書社75億,他這幾天都覺得過於離奇,每天都要溜達到宮內小庫房看看那些白花花的銀子才相信確實收到這麼多銀錢。
而杭州書社一共拍出多少呢?七個州合計160億,除去自己付給大漢皇朝的75億,轉手之間賺了一個翻倍!要知道,這還不算東吳杭州這一路的行銷利潤,而且陽樂馨交書地除了東吳杭州方向的需要自己運回去,其他的都是在沙洲城交接,只需要從皇家出版社的工坊把書提出來交給書商就可以了!
這弄得咱們的漢武帝差點犯了紅眼病!75億轉手就變成160億,還沒加東吳那邊自己的一份子,翻了一倍不止,不眼紅才怪!
只是眼紅歸眼紅,皇帝還是有肚量的,主要是人家東吳杭州書社的東家長公主陽樂馨大手一揮,大漢皇家出版社的拓印工坊印力不夠,東吳別的不行,拓印能力一流,自己在杭州買下兩個民間工坊,人員連同設備一起,全部遷到沙洲,又花錢買地建好工坊,才打包送給大漢皇家出版社。
對於陽樂馨這手操作,劉思雨跟封小剛在意料之中,畢竟印力不足的話,五千萬冊一年倒是能印完,但是如果能儘快印完交付,後續還能繼續再印再賣!商人,誰會嫌商品賣得快?
只有不停的賣,才能真的賺得盆滿缽滿!
而長公主陽樂馨在前期拿下總代理權的時候,因為自己的書社沒有足夠的銀子,還找自己的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