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的情劫》[三生三世的情劫] - (5)詩仙轉世之上將軍

上了台,就沒再能下來。詩?論首?不不不,可以論斤來!或者論壇來!怎麼說呢,抓着土罈子,喝上兩三口,一首來自另外一個時空的詩詞就完美的從封小剛的口中傾瀉而出。
「紙來,墨來,人來!」
太學正晃晃悠悠的走到一個案桌,把太監趕開,當起了執筆。岑夫子並未想到,此時此刻,就在這大漢夜宴之上,他陪着封小剛創造了歷史,在這個世界後世流傳千古的詩篇,從夜宴開始!
而「十三公主」劉思雨自然知道,面前這個未相認的老公,會將華夏數千年積累的優秀詩句,搬運到這個世界,是的,她用的是搬運來形容!
吟詩作賦,在任何一個世界,都是需要美酒的陪襯,需要一個及時遞酒的「小書童」,早有小太監和侍女準備上前待命,但身旁的「十三公主」劉思雨怎麼可能讓別人代勞,順手接過酒罈,揮手屛退太監侍女,親自扮演這個書童的角色!
她很清楚面前的人,對於華夏數千年的詩詞歌賦有着怎樣的研究,那個世界的詩詞歌賦他能信口拈來,很多詩詞她都未曾見過,封小剛卻能隨口誦出。
也許是看到公主站在自己身旁,首先脫口而出的是李清照的詩句: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遙夜亭皋閑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澹月雲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鞦韆,笑里輕輕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抬眼看到堂下的文臣武將,又變成另外一番風景:
君不見春江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而看到埋頭苦書的太學正則吐出如下詩篇: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看到堂下眾位王爺: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說來也巧,堂下有個好酒的親王封號也是陳,平時就叫陳王。
……
各種各樣的詩詞如春江大潮般,從封小剛的口中噴涌而出,眼看手中壇里沒酒了,「十三公主」劉思雨及時遞上,眼裡只有封小剛一人!
正如劉思雨所想,論背詩,封小剛還真沒怕過誰,前世的劉思雨曾經說過,很想打開封小剛的腦袋看看,那看起來不大的腦袋怎麼能存下那麼多詩詞的?
除了劉思雨,沒有人能想像到,這個剛滿20歲的上將軍,一向以能武善戰聞名於世,如何突然間就變得文武雙全了!
岑夫子早就抄的手酸,但還是一直堅持到最後,作為老學究,在封小剛隨口誦出十餘首詩詞時,這個太學正已經很清楚的知道,年輕的大漢皇朝,會因為封小剛今日夜宴的這些詩詞,取代東吳杭州成為九州大陸的文學中心。
對於漢武帝來說,一個能征善戰的封小剛已經是他大漢皇朝的立國基石,如今這個基石還有如此的文學底蘊,更是讓他心中湧出無限豪氣,試問這麼一個文武雙全的小夥子,哪個皇帝不想擁有?
百首,兩個小時,一個時辰,完成皇帝陛下安排的差事。
這酒,不醉人,可後勁還是有的,關鍵是肚子喝得太飽……
「陛下,臣已完成詩百首,在此復命」沒醉,但是必須裝醉了,如李白一般原地一躺,進入夢鄉!
皇帝樂呵呵的,安排太監用龍轎小心的把封小剛抬回府,並恩准十三公主隨行照料,明眼人都看出來,這接下來就該是十三駙馬了!
封府上下一夜未眠,夜宴出盡風頭的新任封家大才子卻睡了一個好覺!
「二哥,你啥時候會作詩的?」妹妹兩眼發光,一副迷妹模樣。
其他人也差不多,封父封母更是一晚上沒想明白,這個往日一提詩詞就暴走的兒子,突然間就變得比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