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齊妃修真記》[清穿之齊妃修真記] - 困境(六)

每逢佳節倍思親,更何況是這樣的團圓之夜,李筠婷倒是淡然,只是百千裏外的李府,並不是這般。
??打更郎唱着腔敲過棒子,天懸一輪圓月,今秋的月兒格外圓倒是天幕星星黯然了不少,李府已經點上燈火,東側院西廂房的小佛堂跪坐着一位中年婦人,手纏念珠,衣着樸素,屋外水榭樓閣,咿咿呀呀的唱戲聲作響,旁邊垂手佇立著服侍的丫頭。外面的喧鬧更顯得佛堂裏的清凈。
??李文燁陪着老太太聽著台上的崑曲《小忽雷》,是唐宮的故事,《小忽雷》傳奇,為孔尚任與顧彩合撰,化用唐代段安節所著《樂府雜錄》的一段曲折故事,自京中出演後,便流傳了出來。孔尚任的劇本是好看的,只是有些映射政治的,被掩了去,只留下單純的故事。(《小忽雷》是康熙三十三年出的,時間和本文的時間段有點出入,不過沒有找到其他合適的劇目,就用這個了。)
??李府上的太爺李鶴之任上病急已經故去,正妻盛老太太便被嫡子李文燁接入府中。李老太爺在世有兩個姨娘,都誕下庶子得了家產被接回府做自家的老太太。其中還是當屬李文燁最有出息,年過四旬便做了從四品的知府老爺。富饒之地的知府確是個好位置,不然也不至於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之說。李文燁為官算是清流,只是做了知府,連帶本家的進項也是不少的。今日中秋之夜,便邀請了兩個弟弟一同團圓。李文燁的妻子華氏吃了晚餐,只是等到點了戲,就離了席。
??「你媳婦還在念佛?」盛老太太問道。
??一時間李文燁的眼底也有些黯然,他同夫人華氏的感情甚好,自身也潔身自愛,統共姨娘只有當時教習他知曉人事的張氏,華氏進門後就扶了姨娘,除了華氏孕期,他是很少去的,張氏也膝下空虛並沒有誕下子女。同華氏生養了三個兒子,精心教養,也都是人中龍鳳可以說是他的自得之處,等到進入不惑之年有了女兒李雅茜,更是捧在心尖也算是兒女雙全,只是沒有想到上元看燈時候被拐子拐走,想到玉雪可愛的女兒已經不見了一年多的時日,心中也是側然。
??「勸着你的媳婦。」盛老太太說道,「哀而不傷。」
??「兒子省的。」李文燁畢恭畢敬地說道。
??「畢竟是這樣的團圓的日子,平日裏念念佛也就罷了,這樣的日子,總是要出來走動走動。」盛老太太聲音平緩,年紀大了會越發喜歡小孩子,李雅茜她也是極其喜愛的,只是不能喜愛的連正事都拋開,便是自誤了。
??「兒子省的。」李文燁說道,華氏自從李雅茜丟失後,那段日子自是不說,每日裏以淚洗面,後來便是念佛讀經,尤其是女兒是節日裏丟失,每到節日,華氏更是心若刀絞。李文燁心疼華氏,每日裏也只能吩咐華氏的嬤嬤多勸說華氏。
??「去年我瞧見旁族裏有些個年紀小的姑娘是不錯的,現下也已經一年了,讓你媳婦從旁族裏抱養一個,也算是兒女雙全,圓了她的念想。」老太太說道。
??李文燁聽到這話倒是愣在原處,女兒丟了心中難過,倒是從來沒有想過要從旁族裏抱養一個過來自己生養。
??老太太說道:「別的不說,但是我去年看到李汝蘭那丫頭便是不錯的,去年我不敢說這事,只是眼看丫頭已經丟失一年多了,馬上又能看到她們,我才又起了這個念頭。」老太太一頓,旁邊站着的賀嬤嬤連忙捧茶,盛老太太滿意地呷了一口。「你可知道巧的是,她的生辰八字和李雅茜那丫頭都是一般,同樣的生辰。」
??「一樣的生辰?那倒是確實有些巧了。」李文燁說道,李雅茜的八字拿到寺廟的得道高僧相看過,是極好的。
??「可不是?」盛老太太也撫手笑道:「模樣中正不說,小門小戶出來的,難為舉止也不錯了。家境也是可憐,他們家生了六個丫頭,才得了一個男娃,若是可以,今年上供奉的時候就留下她罷了。」
??李文燁沒有想到老太太居然有這樣的念頭,李汝蘭他是沒什麽影響的,從旁支裏抱養孩子這個年代倒是頗多,只是很少有這般鄭重抱養女兒的,想到華氏的哀傷,李文燁覺得倒有可能是個好主意,只是想到女孩兒肯定是要華氏看着滿意才可的,若是心中不喜,反倒是不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