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齊妃修真記》[清穿之齊妃修真記] - 榮華(三)

兩年的時間下來,尤其是知道了父親的名諱,李汝蘭便總琢磨怎麽能讓兩人真心待她,學了女紅還有廚藝之後,都少不得親自端了送給兩位。最重要的是盛老太太的大粗腿,相處中李汝蘭知道了自己當初能進來也是託了盛老太太的顏面,年紀大了本就想着身邊有貼心的孫輩,可以說李汝蘭用了一年的時間,成了子孫輩中最得意之人。李汝蘭可以察覺到華氏對她心中多少還有些芥蒂,李文燁倒是態度平平同自出的兩位嫡親哥哥一碗水端平。李汝蘭更是用了十二分心思在盛老太太身上。
??「老祖宗醒了沒有?」李汝蘭輕言細語同劉嬤嬤說道,李汝蘭雖然得了如此造化,只是後世的平等待人的觀念已經深入內心,所以並不猖狂形式,這樣的作態反而讓人更是高看一眼。尤其是在下人的眼中,都覺得這個抱養來的小姐不眼皮子淺,帶著大家閨秀的氣度。
??「醒了,」劉嬤嬤笑着說道,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老夫人剛剛醒來,得了泉哥兒的信,正高興呢。」
??「大哥來信了?」李汝蘭也是笑着說道,李玉泉是李府的長子,為人洒脫不羈,前段時間中了舉人,進京備考,京城裏也是有宅子的,想着早日熟悉環境加上那邊究竟清凈,便收拾了包裹,只是帶著兩個小廝兩個丫鬟進了京。次子是李玉溪,書也是讀得極好,要走科舉的路子。兩個哥哥也都喜愛李汝蘭,李玉泉還是因為李雅茜的緣故,對李汝蘭心有憐惜,李玉溪對妹妹的影響已經不深,倒是對這個頗有些才華的妹妹很是自得。
??李汝蘭的詩詞是來自後世的,「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詞是極好的,視野開闊立意高遠,雖然詞句淺白,細細審之卻十足韻味讓人眼前一亮。王國維的那段人生三大境界,也被她拿來主義,尤其是最後一境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做學問、成大事業者,要達到第三境界,必須有專註的精神,反覆追尋、研究,下足功夫,自然會豁然貫通,有所發現。李汝蘭謹慎,《沁園春·雪》之類的,「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帶著些讓人覺得是反詞的,是不肯發的。或許今後同野心勃勃的四阿哥閨房之樂時候,可寫一二。
??「丫頭醒了?」盛老太太笑着對李汝蘭招招手,李汝蘭行了個福禮,就上前半偎依在老太太的懷裏,既能顯得兩人親熱,又不讓老太太累著。李汝蘭的成功之處在於細節做到了極致。盛老太太說道:「老啦,看不清了,丫頭倒是來得巧,讓我們的小才女給念念內容。」
??「老祖宗就會打趣我。」李汝蘭笑着同盛老太太撒嬌,倒也乖巧地窩在盛老太太的懷裏,鼻尖是淺淺的檀木熏香味道,娓娓念著大哥的信。
??李玉泉給家人帶了小物件,當然也有李汝蘭的禮物,倒是把匣子打開,眼睛倒是一亮,用絹紗製成簪子,整個簪身更是用鎏金打造,花蕊也是細密精製,更難得是宮裏的玩意,就算是宮花不漂亮,恐怕李汝蘭也會喜歡。
??「我很喜歡,」李汝蘭讓人把匣子收好,「倒是讓哥哥為難了,怎地從宮中獲得此物件。」
??「也讓我看看。」老太太發話了,自然把簪子呈上,老太太拿近了瞅瞅,說道:「確實精巧,等晚宴的時候就簪上。」老太太說道,「年紀大了,就喜歡鮮艷的花兒。」
??「老祖宗身子骨還硬朗嘞。」李汝蘭笑着說道。
??「小丫頭嘴甜。」老太太點著李汝蘭的鼻尖。
??華氏很快就來了。
??因為華氏要向老太太請安,李汝蘭就規矩落座在下座。
??可憐天下父母心,李汝蘭看着華氏細細品味着信中的詞句,忽的就想到了素未謀面的那位知府小姐,真真是可憐,李汝蘭上前軟語安慰著,說些吉利話,大哥是做學問的人,很快華氏就展顏,拍了拍李汝蘭的手背,紅着眼圈給李汝蘭一個微笑。李汝蘭也是淺笑,就連華氏那樣的硬石頭,不也被她攻克下來,她接下來只需要完善自己,等到大選時候就好。心中默念道:「那位命途多舛的原本的知府小姐,你的命運我全盤接下,我就是你,我會替你尊敬祖母,孝敬父母,友愛兄長,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