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遺忘的角落》[歷史遺忘的角落] - 第一章 宇文家的抉擇

第十四部兩朝風雲
第一章宇文家的抉擇
556年,西魏的實際統治者、柱國大將軍宇文泰去世,年49歲。
一生輝煌、讚譽漫天,活了49歲。侯景聲名狼藉、人人得而誅之,也活了49歲。宇文泰的最大對手高歡,雖比宇文泰早死9年,但活了51歲。
其實,人一生爭來爭去,最後爭得都是—誰喘氣的時間最長,誰最晚咽氣。
錢還在,人就快沒了。宇文泰去世之前,挨個審視了一下自己的兒子:
老三、嫡長子宇文覺,14歲,還沒到現在民法典規定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最低年齡標準(16歲),顯然鎮不住那些戰功赫赫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勛貴們。
老大宇文毓倒是22歲了,年齡達標,可惜是庶出,嫡出和庶出,在古代可是巨大的身份鴻溝。
其他幾個兒子,歲數實在太小。宇文泰嘆了口氣,在恨自己戎馬生涯之餘未注重調理身體的同時,只好把朝政寄託給了一個人。
侄子宇文護。
49歲的宇文泰,在病榻上拉着43歲的老侄子宇文護的手,語重心長的說:賢侄,你那幾個不成器的弟弟,就都交給你了,如果他們實在不行,你就自己取而代之。
這一招,最早的版權擁有人是劉備(對諸葛亮),效果極佳。之後慕容俊(對慕容恪)、石勒(對石虎)都用過,前者效果尚可,後者效果極爛。不管效果會怎樣,宇文泰硬着頭皮又照抄了一遍。
宇文護也是熟讀史書的人,當即痛哭流涕,賭咒發誓一定儘力輔佐好堂弟們,為宇文家門的光大奉獻自己的青春,雖然自己也不再青春。
宇文泰被老侄子宇文護一陣心理按摩,放心去西天找老對手高歡去了。然而,宇文護的心理卻無人來按摩,實在輕鬆不起來。
環顧西魏八柱國剩餘的那些老傢伙們,哪個是省油的燈?
要想穩固自己的輔政地位,就要減少摩擦、加強合作。宇文護把合作的手,伸向了八柱國之一的于謹。
宇文護選對人了。于謹當著眾大臣的面,向宇文護拜了兩拜,等於確立了宇文護首席輔政大臣的地位。連於柱國都這麼幹了,其他人還能說什麼?
輔政大臣的地位確立了,宇文覺絲毫不敢放鬆,畢竟,他清楚,大家之所以勉強接受他的執政,那是因為他姓宇文,是給宇文泰面子,自己輔政可以,要登基,還得是宇文泰的親兒子才行。
557年,宇文護強迫西魏恭帝元廓禪位於宇文泰的兒子、自己的堂弟宇文覺,國號改為周,史稱北周。
宇文覺為周天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宇文護則為大司馬、晉國公,實際掌控北周朝政。不久,宇文護就除掉了
廢帝元廓。
宇文泰去世時,宇文覺14歲,上位周天王時已15歲,血氣已剛,有理想、有抱負,漸對宇文護的專權不滿。
另外兩大柱國趙貴、獨孤信,早年就跟隨宇文泰南征北戰,戰功蓋世,對宇文護也是相當的不服。
三人一合計,準備除掉宇文護,還政於宇文覺。
除掉當政的大臣,怎麼也得秘密行動吧?宇文覺卻不走尋常路,他招了一批武士,整天在皇宮的後花園裡哼哼哈嘿的練擒拿格鬥,明眼人都知道他在幹什麼。
若干年後的康熙除鰲拜,訓練武士時還知道隱瞞一下,對外宣稱是在皇宮裡練摔跤玩,不知是不是吸取了宇文覺的教訓。
等宇文覺覺得擒拿團隊的技術練好了,就與趙貴、獨孤信商量,欲借開宮廷宴會的機會,幹掉宇文護。
宇文護自然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先發制人,先給趙貴來了個滿門抄斬,再撤了獨孤信的職,旋又賜死。
559年,宇文護廢掉宇文覺的北周天王資格,後又毒死了這個抱負過早顯現的小堂弟。
幹掉天真的宇文覺,宇文護仔細考察了一番堂弟們,覺得宇文泰的另一個兒子宇文毓性格懦弱,應該比較好控制,遂立宇文毓為天王。
可是,宇文護後來才發現自己實在是看走了眼。宇文毓並不是他想像的那樣懦弱,而是精明能幹,周圍很快集聚起一批元老大臣,威望日高。
宇文護聲明「歸政於帝」,把除了軍權以外的所有權力都交還給宇文毓。宇文毓沒跟堂哥客氣,表示同意。同時,也不跟自己客氣,把自己的名號由周天王正式改為皇帝,是為周明帝。
宇文護捶胸頓足,原本是為了試探一下,沒想到宇文毓毫不客氣,照單全收。
你不跟我客氣,我就讓你再也客氣不了了。560年,即宇文毓稱帝的第二年,宇文護指使一個叫李安的御廚,毒死了周明帝。廚子也能弒君,北周真是卧虎藏龍。
周明帝臨死之前,深知自己不僅僅是食物中毒這麼簡單,遂拼着最後一口氣,口授一道遺詔:傳位於四弟,魯國公宇文邕。
這道在生命結束前幾分鐘拼活口授的遺詔,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威力。因為,先帝遺詔,誰也無權更改,宇文護也沒轍,只得擁立宇文邕,是為周武帝。
宇文護的運氣實在太過一般,為專政而先後廢立三個堂弟,可宇文泰的這些兒子們,個個英雄,從宇文覺到宇文毓再到宇文邕,一個比一個強。也就是說,宇文護自己把對手換的一個比一個更強。
宇文邕自幼聰慧,十二歲時就被封為輔城郡公。魏孝閔帝即位後,又被拜為大將軍,出鎮同州。北周明帝即位後,被封為柱國,蒲州刺史,大司空,魯國公。
聰慧的人到處是,並不稀奇,難得是,宇文邕不僅聰慧,而且性格沉穩。周明帝曾對此大發感慨: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意思是此人不太愛說話,但若有事問他,他總能切中要害。
要是你無法避免,那你的職責就是忍受。要生活的漂亮,就要付出極大的忍耐,堅忍是成功的一大要素。
歷史上最能忍的,莫過於司馬懿,為躲避曹操的問責,裝病忍了7年。曹丕繼位,司馬懿又忍了7年。曹叡繼位,司馬懿又忍了13年。曹爽執政,司馬懿又忍了10年。最終從病榻上一躍而起,取曹家而代之。
宇文邕560年即位時,只有17歲,還是個孩子,面對壟斷朝政大權的宇文護,他忍了多少年?
整整一紀,12年。
周武帝深知宇文護壟斷朝政,培養了大批追隨者,故其即位初期處處謹慎,把對宇文護的不滿深埋在心底。
某日,周武帝帶領一幫隨從一同到原州出巡。夜裡,周武帝執意要回長安。
眾人都覺得奇怪,不知原因。這時,一個鋼鐵直男跳了出來,對眾人做了一番解釋。
侯莫陳崇,宇文泰時期的元勛老臣,與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趙貴、于謹、獨孤信並為八柱國,功勛卓著。
侯莫陳崇對眾人解釋:「吾比日聞卜筮者言,晉公今年不利,車駕今乎夜還,不過晉公死耳。」
晉公,即晉國公宇文護。
這番話傳到周武帝耳朵里,急得這個青年皇帝直跺腳,他立即召大臣們於大德殿,當面訓斥侯莫陳崇對宇文護不敬,侯莫陳崇惶恐謝罪。
宇文護自然不是什麼胸懷寬廣的人,當天夜裡就派兵衝進侯莫陳崇家裡,逼令其自殺。
周武帝為行韜光養晦之策,麻痹宇文護,連侯莫陳崇也犧牲了。無論你是八柱國還是九柱子,在至尊眼裡,都是棋子。
為進一步麻痹宇文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