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肉夾饃中隊,起飛!》[抗戰:肉夾饃中隊,起飛!] - 第8章 幼龍戰鬥機

但如果一發子彈打穿發動機,導致冷卻液流失,冷卻液循環係統失效,冷卻效果下降的話,發動機會極快的升溫,直到撐不住時停擺,空中停車,重新啟動也只能稍微運行一小會兒。
其它幾種汽缸排列不考慮,不適宜用在戰鬥機上。
李佑廷還是選擇了星形排列氣冷發動機,因為簡單,易生產,還耐造,以國內目前的工業實力勉強能製造,如果選擇V12水冷發動機的話,根本沒有製造和維修的實力。
1000馬力對7缸星形發動機來講比較困難,會很粗,對雙排14缸星形發動機來講很輕鬆,直徑比較細。
氣門桿縮短縮短再縮短,發動機直徑調整到88厘米粗,整流罩兼發動機防彈板延長並縮細,一直懟到快要碰到螺旋槳,這樣的話風阻沒多少。
其它方面比如機體結構類型、各部位材料、氣動外形、高度表、油箱容量等等都可以選擇或調整。
選擇調整了一會兒,發現這還真不是個小工程,一時半會兒完成不了。
於是暫停,讓人去買酒肉飯菜,召集家屬,今晚大家在田家村打穀場聚餐,慶祝機場第一期工程完工。
聚完餐後,李佑廷回到機場,躺在帳篷裏的床上,開始詳細設計戰鬥機,經過五個小時的設計,讓係統適配完善優化,係統唰一下就完成了,設計完成的戰鬥機旋轉3D立體圖出現在界面上。
第一代活塞式戰鬥機,正式名稱F1戰鬥機,代號幼龍。
乘員2人,長9.9米,翼展11.6米,高3.4米,機翼面積20.4平方米,前三點式起落架,空重2340千克,武備全重318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3220千克。
動力1台735千瓦,1000馬力雙排星形14缸氣冷活塞式發動機,一級兩速渦輪機械增壓機,最大飛行時速505公裏(6000米高度),巡航速度395公裏每小時。
轉彎半徑205米,允許最大過載11/-6.4G,起落滑距275/330米,實用升限11800米,爬升率13.7米每秒,6000米6分52秒,翼荷載152千克每平方米,解體臨界750公裏。
座位下翼根內油箱396升,座位後主油箱280升,共676升,自密封,有裝甲鋼防護,潤滑油36升。
航程1720公裏,作戰半徑650公裏,最長滯空時間4.3小時。攜帶300升副油箱時,航程2370公裏,作戰半徑970公裏,最長滯空時間6小時。
武器為機頭上方左右各一挺20毫米轉膛航空機炮,各備彈160發,炮彈20*110毫米,重312克,高爆彈裝葯9克,初速850米每秒,射速960發每分,兩側機翼各2挺12.7毫米航空機槍,各備彈430發,初速980米每秒,射速1020發每分。
機腹兩用掛架可掛載300升副油箱或250千克以下航彈,機翼左右各兩個多功能掛架,可掛載2具各7管70毫米火箭-彈,2枚50千克航彈。
發動機整流罩、座艙兩側前後下方、油箱、起落架等重要位置加裝7毫米厚防彈裝甲,共560千克,加上內部結構或設備的外殼厚度,基本上可以防禦240米距離外的7.7毫米口徑普通彈。
5葉恆速變距螺旋槳,鋁合金蒙皮,鉚釘孔內凹,鉚釘平滑,前擋風防彈複合玻璃,推拉半氣泡式座艙蓋,火箭-彈射座椅,座艙加壓,發動機餘溫座艙加溫,機翼熱空氣循環式除冰器,機翼空白處填充泡沫,銀灰色低可辨識度塗裝,青天白日旗,機頭塗成青色的神龍龍頭。
航電係統包括無線電台、無線電羅盤、外置無線電天線、高度表(有高度預警轉盤)、轉彎傾斜儀、指引地平儀、升降速度表、制動三重壓力計、發動機轉速表、散熱器溫度表。
武器控制係統包括機械計算型陀螺儀加100毫米反射式瞄準器,有多個反射式十字準星,準星重合可開火,操作簡單效率高、節流閥上可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