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為李世民劇透玄武門[歷史直播]》[開局為李世民劇透玄武門[歷史直播]] - 第10章 第二個視頻(一)(2)

團錦簇的讚頌,大概只能面紅耳赤、尷尬不言。他自然沒有如此廣大精深無所不包的知識儲量,這張寶貴的輿圖來自於母校社團贈送的資源包,據說出自某位老教授的手筆。這位老教授鑽研隋唐史多年,在歷史地圖界是泰山北斗擎天巨柱一般的人物,這樣的大佬畢生心血所積,當然非同小可。
除諸多細節之外,房玄齡、杜如晦等還做出了極為大膽的推測。天音末尾既然說過「敬請期待」,那麽必然便有第二次的天幕降臨。但天幕何時降臨?諸位相公一致以為,這與天音交付於大唐的「使命」息息相關。換言之,只要天下一統,海內大治,真能達成天音「華夏再興」的期許,上蒼必然會賜下更多的玄秘!
這分析合情合理,令人信服。皇帝瀏覽之後大為興奮,不僅重賞諸位宰相,還在貞觀元年的三月連連頒下幾道敕旨,除減免賦稅、罷除徭役,降低百姓負擔之外,還在詔書中廣開言路,遍求賢才,以此彰顯朝廷勵精圖治、承繼天命的決心。
當然,有決心也要上天能夠留意。因此,皇帝在偏殿中設了一座小小的供桌,除每日焚香祝禱之外,還要相當之低調的向上蒼匯報匯報自己今日來施行的仁政。如此祭祀數次之後,在三月二日的祝禱之時,供桌上的香爐突然彩光熠熠,浮出了一行大字:
【是否觀看最新視頻?】
·
香爐彩光燦爛耀眼,浮在空中的大字則再次變化:
【締造盛世——巨唐傑克蘇李世民的第一步】
眼見異相驟現,不僅李世民霍然站起,就連侍奉在側的諸位老臣也一時失態,紛紛搶上前來。等看到「盛世」二字時,更是驚呼出聲,欣喜不能自抑。
盛世,盛世!天音將向他們傳授締造盛世的法門了!
當然,盛世之後、皇帝御名之前那幾個稀奇古怪的用詞,則被宰相公卿們極為默契的無視了。
標題下又浮出了一行小字:
【視頻試看已經結束,是否支付歷史偏差值,兌換一次觀看機會?】
「支付」、「兌換」等等倒不難理解,但這「歷史偏差值」又是什麽?
似乎感應到了皇帝心中的疑惑,光幕隨之變動,幻化出了數十項詳盡准確的數字,由上到下記載了自武德九年以來,皇帝李世民「歷史偏差值」的進項。
這些標記與符號仍然極為古怪,但數值變動的時間線卻極為清晰。皇帝所擁有的「歷史偏差值」有兩次極大的漲幅,分別是武德九年八月遣李靖出擊突厥、贖回漢人百姓數萬;以及貞觀元年分派巡查使者檢視各地水利糧倉,為水旱澇災做萬全的準備。
——如此一來,這「歷史偏差值」的真意便昭然若揭了。它記錄的是李世民掌權以來的軍功善政,大唐在承接皇皇天命道路上的每一點進展。只有繼續在這華夏復興的大道上行進不輟,偏差值才會源源不絕,並為貞觀君臣帶來更多的天音玄秘。
皇帝心中一片瞭然,緩緩點頭:
「是。」
空中叮噹一聲輕響。巨幕迅速幻化,浮出了皇帝這幾日念茲在茲、再熟悉不過的,戲謔的聲音。但這一次開口說的內容,卻似乎渾無邊界:
【在唐朝國都,長安的西門安遠門以外,曾經立有一塊石碑「立堠」,上書「西極道九千九百餘裏」。石碑極高極闊,過往的行人商賈都能瞻仰字跡……】
皇帝面色茫然,跪坐於香案前一頭霧水;身側的杜如晦早有準備,鋪開白絹後已經拈起了墨筆,但聽到這當頭第一句後,卻不覺抬頭望天:
這又是什麽莫名其妙的?
【大唐朝廷在此樹立石碑,是為了安慰即將遠行的遊子——不用太過思念故鄉啊,從安遠門往西九千九百餘裏,都是大唐的疆域,你從未離開祖國的土地。
——自然,這石碑上篆刻的所謂「九千九百餘裏」並不是什麽實話,因為據《資治通鑒》的記錄,自安遠門以西至大唐邊境,應該是足足一萬二千裏。朝廷在這裏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為了免去遊子離家萬裏的孤寂,稍稍縮小了一下大唐的疆域。
這段小小的大唐逸聞,並不記載於正史之中,而源自於某位番邦使者流傳下的筆記——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外藩使者在仰望那句縮小後的「西極道九千九百餘裏」時,胸中回蕩是個什麽心情
不過,這倒未必是大唐在向小國的使者行商們炫耀什麽,更提不上震懾。主要是國力到了某個程度,哪怕只是說一句實話,也會讓人目眩神迷,張口結舌。】
的確會讓人目眩神迷、張口結舌。俯首疾書的杜如晦手腕一顫,竟然在雪白絹帛上留下了偌大的墨點。
杜如晦杜相公茫然抬起頭來,看到了陛下同樣茫然的臉。
說實話,在聆聽天音以前,君臣幾人已經預判過了種種驚人的場面。但天音寥寥數語,仍然輕易突破了他們的防線,將大腦燒得反應不能。
如此遲疑良久之後,李世民終於訥訥開口:「現在,現在大唐的邊界在……」
房玄齡俯身作答:「大唐與西突厥交界,邊境應當在伊吾、葉護一帶。「
他躊躇片刻,又補了一句:
「距長安不過abc 余裏。」
以房玄齡的老成持重,大概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會在「abc 余裏」前加個「不過」。但——但相比於天音中一萬二千餘裏,廣闊到匪夷所思的疆土,這abc 余裏似乎也的確是不過如此……
如果說一萬兩千裏還只是虛無縹緲的數字,那麽一旦與現實的疆域相聯係,那衝擊力便實在無可言喻了。幾位宰相神色恍惚,竭盡全力的想像著超出現有邊境以外三倍的遼闊疆域……當然,即使以房、杜、長孫等人的才學智慧,也終究揣測不出這巨大疆土的模樣。
這種級別的國土是真實存在的麽?
說來慚愧,除了長孫無忌等幾位關注西域事務的專才以外,其餘宰相縱然學究天人,也實在沒有功夫留意長安以西一萬裏的那些犄角旮旯、瑣屑小國……
——罪過罪過,既然將來都是大唐的疆土,同為聖主治下,宰相又怎麽能稱呼為犄角旮旯?真是不敬之至……
幾位相公心中嘀咕,卻不覺一起抬頭,呆愕的望着天空,心中浮出的是同一個念頭:
「這……怎麽可能呢?」
·
不管貞觀君臣如何驚異愕然,天幕中的天音依然娓娓道來:
【記錄下安遠門石碑的番邦使者並不知名姓,但以前後史實推斷,他多半只在貞觀年間短暫駐留過長安,能留意到的只是大唐的一角。如若他多停留幾年,大概還會記載更多的異事。
譬如說,在大唐的貞觀十四年,首都長安曾經迎接過一批怪異的朝貢使者,披髮圖面,身披獸皮。這些使者來自極北不知名處,言語怪異而又艱深,需要經過三重翻譯才能轉為漢文。他們請求歸附大唐,並進貢來了一些質地古怪的獠牙與狗皮褥子,連最博學的士人亦不能分辨來歷。
大唐的官吏們接待了這些使者,並藉助翻譯勉強記下了他們的回話。在記載裏,這些使者獻來的獠牙來自於海中的夜叉,它的形狀臃腫而又肥胖,常常伏在冰面不願移動;而他們居住的地方極為寒冷,遍地覆蓋冰雪,但每年卻總有那麽幾個月,太陽永遠也不會落下……
沒錯,到了這裏,大家應該能猜出這批前來歸附大唐的朝貢使者的來歷了——他們來自於極北的堪察加半島,而那永不落下的太陽,正是北極圈內獨有的極晝。
至於那長著獠牙臃腫的夜叉,多半是一隻無辜的海象。甚至可以大膽猜想,使者們獻上的那幾條狗皮褥嘛,搞不好是哈士奇的皮毛。
那麽,現在,各位明白「巨唐」的「巨」字,究竟是怎麽回事了麽?】
·
隨着天音語意柔和,天空中驟然浮出了一張經緯交錯的地圖,而標記著長安的黑點上,一條紅線穿梭扭動,自長安蜿蜒向上,沿途穿過無數的邊境疆域,最終萬裏奔赴,停駐於地圖最頂端的雪白陸地上,而陸地下一圈虛線包圍,正標注著「北極圈」三個字。
不待皇帝吩咐,杜如晦已經揮毫落紙,開始描繪這幅大得驚人的輿圖(依照貞觀君臣議定的規矩,這張輿圖會被送到閻立本處描摹完善,之後再呈遞御覽)。而皇帝則面色怔怔,仰頭望着天幕中無邊無涯的地圖。一開始沒有實際比對,或許還不知這地圖的大小。但視角拉遠之後,皇帝凝神細望,很快就在角落處看到了幾乎擠在一起的長安與洛陽。
看一看長安洛陽之間那一指甲蓋大小的距離,再看一看長安到北極圈之間牽扯出的漫長線條,李世民……李世民也有些反應不能了。
大唐的羈縻國居然都能擴張到這個方位了?
這種犄角旮旯的部落都知道長安麽?
他們是怎麽過來的?
當然,在千萬反應不能的雜念之上,還有一個朦朧、模糊的直覺:
……巨唐,巨唐,果然,果然是——「巨」啊!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