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 - 第2章 江淮與江東(2)

這個說法……」劉備搖搖頭本想說荒唐,不過最終換了個和氣點的詞兒:「有辱斯文。」
「這個祖宗顯靈似乎給我們看的是未來後輩的東西。」孔明即使在冬天也不忘搖搖羽扇,笑道:「就如先秦不會在意紂王商湯一般,也許我們此時的士族在後輩看來,不值一提。」
【荊州士族想要什麽?自古至今的所有豪強想要的都是或多或少的自治權,皇權不下鄉嘛,想想就爽。事實上荊州士族也成功過,劉表死後,蔡瑁張允推舉蔡氏女所生的劉琮繼任荊州牧,就達成荊州豪強自己控制荊州的目的。】
【現在周瑜身死,孫權不可能給荊州士族允諾自治權利,所以荊州人找到了個新目標:劉備!當時劉皇叔手下無人,接管荊州不管願不願意都必須倚仗荊州豪強,而且劉表的遭遇說不定也能在劉皇叔身上復刻一次。】
【故而在龐統投奔劉備之後,後來的借荊州就屬於順水推舟了,荊州豪強對孫權陽奉陰違,孫權自己也巴不得甩掉這個累贅,好集中精力去應對因周瑜之死爆發的內部矛盾。】
【從公元208年到公元219年,這是劉備飛速發展的時期,領地上拿到了益州;人才收攏上有黃忠馬超來降;軍事上漢中之戰大勝,黃忠陣斬夏侯淵,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
【俗話說得好,既怕兄弟過得苦,又怕兄弟開路虎,所以劉備的大舅哥孫權坐不住了!】
【呂蒙陸遜聯手玩了一出白衣渡江,針對自己的盟友來了一出致命的偷襲,徹底拿下荊州,並且砍了關羽關平的腦袋。】
【關二爺被偷襲致死的同年,呂蒙也非常配合的病逝了,因此兩年後劉備伐吳時,陸遜就成了領兵的唯一選擇。】
【夷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八百裏之後,孫吳就不可避免的滑落到了主客易位的境地,從而導致後期江東豪族和孫吳皇室的斗爭也愈發激烈,最終滅亡。】
【一個忙於內斗的政權,談何一統天下呢?】
劉備出神的看着光幕中的畫面:
面容英朗的周瑜躺在小喬的懷裏氣若遊絲,長嘆「既生瑜何生亮!」
相貌不揚的龐統胸口中箭出神望着天空無奈長嘆:「今日之死,乃天命也!」
另一個一表人才的「劉備」在成都加冕稱帝,然後畫面一轉,一群孫吳士兵扮作商人渡江,最終城池上的關字大旗被人斬落,於泥水中被踏作齏粉。
另一個「二弟」被孫權下令砍下頭顱獻與曹操,另一個「劉備」怒而興兵,結果看着夷陵漫天大火面如死灰。
畫面再一轉,「劉備」面如白紙在和「孔明」交代臨終遺言:「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因此在UP主看來,夷陵之後,孫吳便徹底失去了天下!】
【好的,本期就先說到這裏,關注點讚不迷路,下一期我們繼續來聊聊曹氏又是如何失去這個天下的!】
「這便是……我的,和漢室的未來嗎?」劉備澀聲道。
盟友背刺,二弟被斬首,自己被人一把火燒的氣急攻心病死。
光幕一開始的開篇點題更是說明了自己建立的這個「季漢」二世而亡,天下雖三分,但最終歸晉。
「主公,還不快關注點讚!」孔明一邊整理剛剛匆忙記下的手稿一邊提醒,看樣子這幾個字是能繼續看到先祖顯靈的關鍵。
劉備一臉茫然,嚐試學著光幕上的圖標比了一個大拇指樣子:「這樣?」
光幕上金光一閃,隨後浮現出一條文字:【一個月後更新下一條視頻】
劉備放下來心,看來誤打誤撞做對了,但隨即就煩惱起來另一件事:「孔明,你說我們是不是得補上一些祭品?」
「主公勿慮。」孔明沉思一下大膽道:「依亮之見,這光幕中的人多半是來自後世,吾等反而是他的祖先才對,因此最好不要三牲六畜。」
「言之有理!」劉備一拍手,他好歹也是在盧植門下修習過,隨即就有了想法,左右張望了下乾脆直接解下腰間玉佩:
「既然面對的是後輩,三牲六畜就不太合適,不如就以平常心面對。」
劉備乾脆扯過一張紙,蘸滿筆墨寫了一封字條和玉佩一起對著光幕遞過去道:
「未來的後輩,你的這些消息都是無價之寶,咱就希望你多多顯靈,這玉佩價值不值一提,權且先作答謝!」
那光幕似是聽懂了一般,一道光華閃過,劉備手上的玉佩便已消失不見。
事情告一段落,孔明眉頭緊皺看着手中記錄下來的光幕言語文本,輕聲道:
「主公,有如此顯靈之事,最好速速召回關張二位將軍回來商議,接下來事情還需詳作打算。」
「啊,我也是這麽打算的。」劉備也清楚知道掌握未來的先機是多麽重要而強大的情報,此時也難得露出豪氣干雲的一面:
「孔明,吾等必然不會讓二弟的悲劇重演!」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