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國太上皇》[監國太上皇] - 第346章 前無古人又如何

見楚逸點名自己,張翰連忙上前一步,躬身道:「臣,同意趙睿趙大人的提議,分田之策可行!」
無論是百裏奕,還是公輸恆,他們雖提出的是反對意見,但態度上都相當的委婉。
可張翰呢,不開口則以,一開口態度就無比的堅定,這使得百裏奕二人神情上都有了一些變化。
百裏奕面色僵硬的問道:「不知,張大人有何高見?為何認為此策可行?」
自己跟隨了太上皇那麽久,可依舊還是治粟內史府的太倉令,尚未得到升遷正職的機會。
但這張翰不過區區一白身,入仕便為九卿之尊,統領一府政務大權,硬生生的上演了一出大夏官場奇跡。
說百裏奕、公輸恆等人心中沒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但他們的想法,卻不敢對太上皇表現。
而今見張翰毫不遮掩的反駁他們的看法,自然也就沒有任何的好臉色。
一旁的公輸恆也同樣是不冷不熱的說道:「張大人態度如此堅決,必是胸中已有丘壑,下官到是十分好奇,渴望聆聽一二。」
三人間的勾心鬥角,楚逸只是默默的看在眼裏,但他並不打算進行干涉。
對上位者而言,下屬有矛盾、彼此看不順眼才是最理想的情況,只要上位者居中,把控好下屬之間矛盾的尺度,那麽他不但可以省去防備下屬抱團的心思,更可利用此點促進他們工作的積極性。
這,才是用人之道。
張翰神色平淡,似乎完全沒察覺到二人的敵意,他只是淡淡的說道:「的確有一些想法,雖稱不上什麽高見,但也是經過認真思量之後做出的決定。」
能走到這個位置上的,就沒有蠢人。
張翰暗諷百裏奕二人說話辦事不仔細思考,太過毛躁,被暗諷的二人亦是立刻秒懂,作勢便欲與他爭執。
不過張翰卻不給他們這個機會,對楚逸躬身後直接說道:「臣以為,分田之策,利大於弊。」
「此策可從根本上解決災民的安置問題,亦可極大的緩解災後重建的問題。」
「田乃民之本,若無田,災民無論到了哪裏依舊也還是災民。」
「時間一場,人數一多,難民會生出各種騷亂,從而引得好不容易平息下來的河北四郡再度陷入動蕩,叛軍亦極有可能死灰復燃。」
「況且,因災情所致,這些災民原本的家鄉大多已被災禍毀去,便是將他們遣返回原籍,亦無田可耕,災民之疾同樣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所以臣認為,最好的辦法便是由朝廷組織,對災民進行就地安置,那些荒廢的田地便是最佳的安置舉措。」
「田地需要有人開墾耕種,災情得到了緩解,城鎮也同樣需要有人建設,損毀於災情中的堤壩、官道等等一切,更是需要人力來修繕。」
「相比之下,與其讓朝廷撥付庫銀,耗時耗力,莫不如由當地災民自行建設,不但節省了朝廷的開支,更可安置災民,豈不一舉兩得。」
說道這裏,張翰略作停頓。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