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漢中王》[家父漢中王] - 第二十章 賢內助

傅士仁走後糜芳心亂如麻,大動肝火,將書房裡的瓷器摔了滿地,驚得僕人急忙去稟報幾位夫人。
「夫君何故發怒?」
幾個妻妾正在膳堂等着糜芳與突然到訪的傅士仁出來用餐,聽聞丈夫大發雷霆,李夫人急忙與黃夫人前來書房查看。
糜芳有氣無力的癱坐在椅子上,呢喃道:「大難臨頭了,此事若有個差池,我們糜家的一切將不復存在。」
李、黃兩位夫人又驚又詫,聽糜芳把事情原委說了一遍後俱都大驚失色,不知所措。
「我已答應了傅士仁的請求,準備明日開門歸順東吳。爾等說這樣做到底對不對?想起遠在成都的兄長,夫君現在心亂如麻啊!」
糜芳雙目通紅,猶如喝醉了酒一般眼神迷離。
正室李夫人年齡比糜芳還要大一些,戰戰兢兢的道:「如此大事,我等婦人豈敢置喙?夫君還是找部將商議為妥。」
黃夫人今年三十齣頭,平日里心思敏捷,最得糜芳寵愛,因此被任命操持家務,是糜府的三號人物。
「此事非同小可,妾身以為當召集諸位姊妹與公子秘商一番,再召心腹部將來議,以免走露風聲。」
黃夫人最先冷靜下來,一邊指揮幾個婢子打掃書房,一邊提出自己的建議。
「夫人言之有理。」
糜芳露出讚許的眼神,振作精神吩咐一聲:「來人,馬上去軍中召集仲桓火速回府,再把叔文以及其他三位夫人召到書房來議事。」
糜芳膝下有五子十女,長子糜端字伯范,今年恰值而立之年。
建安十九年,西征巴蜀的劉備軍軍師龐統在落鳳坡遭到張任伏擊,中流矢陣亡。
諸葛亮聞訊後率張飛、趙雲西進馳援,二十五歲的糜端隨軍出征。
一路擔任的都是押運糧草、築橋修路的差使,基本沒有什麼大功勞,但因為姑母的裙帶關係被擢升到了偏將軍,並於前年被調往白帝城鎮守。
這糜端好歹還有一些功勞,表字仲桓的糜家老二能夠坐上裨將軍的位置,則全是靠了家族勢力,一直在南郡的守軍中給糜芳充當耳目。
除了已經出仕的糜端、糜庄兄弟二人之外,糜芳的三子糜倫也到了而立之年,至於四子、五子則都還未成年。
叛劉投吳這種關係著糜家將來命運的機密大事,糜芳自然要找最親近的人商議。
不消片刻功夫,其他三位夫人與糜倫來到書房,聽糜芳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之後,俱都面面相覷,惴惴不安。
糜芳負手在書房中來回踱步,嘆息道:「吳軍傾舉國之力來襲,江陵肯定保不住了。唯今之計,只有降吳才能保全我們糜家……」
「夫君可千萬別害了伯范啊!」
年邁的李夫人已經緩過神來,不停的抹淚,「若夫君已經決心降吳,今夜可速速派人前往白帝城知曉伯范,讓他前來投奔,免得漢中王遷怒於他。」
糜芳立即修書一封,派出家奴連夜快馬加鞭趕往白帝城通知長子糜端棄職逃命。
年方二十的韓夫人是糜芳前年才納的妾,排行最末,聞言抱着一歲的女兒大聲勸諫。
「妾身一介女流本不該置喙,但我已經是糜家的人,實在不能坐視丈夫走上不歸之路。你是漢中王的內弟,若夫君投降了東吳,將來有何顏面面對天下人?不怕在青史留下罵名么?」
「住口!」
剛剛平復了下內心的糜芳聞言勃然大怒,摸起茶盞就要砸向韓夫人。
幸虧被李夫人勸阻,恨恨的罵道:「你以為老子願意做個叛徒?你以為老子願意背負罵名?可為了我們糜家老少十幾口,老子還能有什麼選擇?」
韓夫人脾氣剛烈,原本就沒看上糜芳的品行,無奈被父親強行嫁到糜府,一直冷麵對待糜芳,素來不討喜。
此刻她全無懼色,抱着孩子據理力爭:「若糜太守真是為了全家着想,就更不應該有賣主求榮的念頭。你應該據城堅守,同時派人向漢中王和關將軍求援。若是不戰而降,怎麼對得起漢中王的信任?怎麼對得起長兄的期冀?」
「妹子,你少說幾句吧,吳軍可是來了十幾萬呢,憑江陵城裡的幾千人馬只怕連一日都堅守不下來。」旁邊的黃夫人露出不滿之色,勸韓夫人不要再說話。
「若是江陵城破,妾身願以死殉國,也絕不做賣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