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回家》[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回家] - 第四百零七章 滿月酒【上】

「還請太后收回成命!」
馮一博聞言,連忙出列,面色凝重的道:
「王大人此舉雖情有可原,但確實不該提倡,若還加封公侯予以鼓勵,恐天下武官必彷效之,從此大魏邊境再無寧日!」
他的這一番操作,把滿朝文武都整不會了。
包括元春在內,剛剛支持他的人也都懵了。
按照馮一博此前安排去說的元春,更是有些不知所措。
這不是你想要的嗎?
現在你又自己出來反對。
那是該聽現在的你,還是該聽之前的你?
她卻不知,馮一博也是沒辦法。
如果王子騰正常請戰,這樣的安排自然沒問題。
可問題就出在王子騰先斬後奏。
若是還按原來的安排,就會像馮一博說的那樣,被人誤解為朝廷釋放的信號。
如此一來,不管這次成敗與否。
一旦各地邊軍為了立功而效彷,那力主王子騰無罪的馮一博必然也得跟着吃瓜烙。
如果元春低調一點,等王子騰掃平之後論功行賞也就罷了。
可現在她卻按照原計劃,又是金牌,又是公侯的,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原本已經皺起眉頭的陳勤之,聞言也鬆了口氣。
看來這個小子還是知道輕重的!
這個時候必須做出必取捨。
即使沒有完成之前的諾言,那也是王子騰的自負造成的。
如果還一味想着守諾,那就難免因小失大。
即使馮一博不出聲,他也要阻止了。
開國一脈這邊的眾人相視一眼,都將目光看向牛繼宗。
蔣子寧更是眼睛一亮,輕輕碰了碰牛繼宗。
顯然,涉及九邊,他們都想慫恿牛繼宗上去繼續對線。
可別看牛繼宗平時一副魯莽暴躁的模樣,此時卻是紋絲不理。
開玩笑!
牛家歷經百年,先後兩次造反都與他們無關。
就是因為歷代家主都遵循謹小慎微!
但凡有一點風險,他們也不想摻和進去。
上一次,開國一脈想把牛家拱上九省統制的位置,牛繼宗還覺得可以接受。
畢竟,北面邊地就是鎮國公起家的地方。
牛繼宗自然想要恢復先祖的榮耀。
可現在,隨着形勢的變化,開國一脈越發不好過了。
如今太后和內閣對馮一博越發信任。
牛繼宗早就起了退卻之心,根本不想和馮一博做對。
剛剛他是礙於情面,被眾人拱了上去。
上去之後也沒有硬剛,而是點到為止。
此時,開國一脈的眾人還想讓他再來一次。
牛繼宗根本不為所動,甚至開始閉目養神了。
這下,眾人便將目光轉向他身後的蔣子寧。
蔣子寧只覺如芒刺背,無奈的正要上前,就聽元春有些惱怒的道:
「不知楚國侯還有何高見?」
她本就心裏不是滋味,此時更是帶了兩分情緒。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你能不能說明白點,到底想要怎麽樣?
「太后無需擔憂,只需再加一條即可。」
馮一博不緊不慢的朝丹陛一拜,又道:
「若掃平漠北,本應以公侯酬之,但事前有失妥當,遂降為伯,若是事敗,兩罪並罰,以彰顯陛下和太后賞罰分明!」
公爵侯爵就別想了,但伯爵也算不錯了

尤其王家先祖本就是都太尉統制縣伯,如此也算追及先祖。
元春此時也冷靜下來,點頭應道:
「就依楚國侯所言。」
時光匆匆。
轉眼,小馮燦就要滿月了。
前些日子馮府車水馬龍,滿朝文武恭賀不斷。
馮府這頓滿月酒自然少不了了。
別看馮家丁口不多,但卻不曾失了禮數。
正日這天,薛家兄弟作為舅兄,在大門處接引往來賓客。
馮一博則親自在正堂門口笑迎。
劉正、楊明新、周博彥、劉昭、賈璉等人,也在這邊幫忙待客。
孫紹祖和幾個劉昭手下的親兵,也帶京營的人早早過來,被打發去街上洒掃和維護秩序。
裏面還有內閣次輔李守中坐鎮,專門招待身份貴重之人。
可以說,規格極高!
女賓那邊,則有孟姨帶著尤老娘、封氏,還有迎春、妙玉、尤三姐兒,甄英蓮等馮府的妾室們,還再加上府上的媳婦們,都在二門接引。
內裏有李孟氏、薛姨媽、李嬸娘等人招待,李紈、尤二姐等也在這邊,或是幫着忙活,或是陪着說話。
好在馮府夠大,不然這些賓客怕是招待不下。
寶釵在西院這邊,偶爾有實在親戚才會有人引到這邊,看看她們母子。
其餘賓客則止於內院的正堂。
倒是黛玉、湘雲、寶琴、探春、惜春、李玟、李琦等未出閣的姑娘,也都在西院這邊陪着寶釵說話。
「恭喜侯爺喜得貴子!」
「恭喜侯爺府上添丁!」
「恭喜一博後繼有人!」
「恭喜侯爺喜得麟兒!」
一眾親朋和文武百官,一見到馮一博就紛紛送上祝福。
「感謝感謝!感謝諸位。」
馮一博不時抱拳回應。
客人來的差不多了,劉正和楊明新就過來匯合。
「我看今日新黨、新貴皆有人來,唯獨開國一脈派了些沒什麽頭臉的人,只賈史王薛幾家有大人過來。」
新黨之中,不少也是李守中的學生,自不必說。
陳勤之和張修慎也已經在裏面和李守中說話,賈雨村和趙舜君也陸續到了。
內閣四人,加上張松越的兒子,這個陣容足以代表大半文官。
新貴投靠馮一博的不在少數,各家也都或親自過來,或是身在外地,也有重要人物過來。
而開國一脈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賈史王薛幾家不用多說,看在薛家的份上也得來。
賈家是賈政帶著賈璉、寶玉、李紈、賈蘭、探春、惜春一起過來的。
史家是衛夫人帶著湘雲來的,王家來的王子騰長子王仁。
薛家本來就在馮府,自己人就都投入招待之中了。
楊明新在前面負責寫禮,自然清楚來的都是什麽人。
說到這裏,他又補充道:
「對了,還有一個牛家,牛繼宗雖然沒親自過來,卻也有另一房的牛承祖過來了。」
劉正聞言,接口道:
「牛家是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