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盛世,再難也要反!》[乾隆盛世,再難也要反!] - 第二十一章 功敗垂成

劉安雲沒有騙劉全,禮部確實是蟎清六部中最窮的衙門,除了每隔幾年才舉辦一次的科舉有掙錢的機會外,基本上就沒有什麽象樣的油水可撈,虛名說是六部之首,實際上從上到下都窮得叮噹響,除了少數來鍍金撈資歷的官員外,大部分都是沒有後台靠山的官場失意者,或者是一些來這裏掛個號等死的老年官員,象徵性的為蟎清朝廷站好最一班崗,以便在死後給自己撈一個諡號。
至於江戊伯和鄭康等人被禮部門子索要金砂,那完全是因為戴燕國和蘭芳國小得實在可憐的緣故,基本聽都沒人聽過所以禮部的人才敢這麽不把他們放在眼裏。假如是換成了棒子、猴子和人妖國這些上得了檯面的藩屬國前來進貢,禮部的人如果敢乘機敲詐,那麽不用都察院動手彈劾三法司逮捕定罪,愛面子到了極點的干矮子都能親手把他們剁了!
話雖如此,不管油水再少再窮,畢竟也是蟎清朝廷的六部衙門,該有的排場還是有的,隨着劉安雲和江戊伯等人來到了禮部門前後,看着那巍峨整齊的建築,還有大門兩側衣甲鮮明的武裝衛士,台灣來的土包子劉全還是張大了嘴,滿臉崇拜表情的讚不絕口,恨不得現在就能進去把裏面看個夠。
「少爺,現在什麽時辰了?你說的那位瞿三爺怎麽還沒來?是不是遲到了?」
極沒耐心的喋喋不休著,因為實在太過心癢難熬的緣故,一頂官轎在眾多隨從簇擁著在禮部門前落下時,劉全還壯著膽子小跑到了禮部的門前近處探頭探腦,結果這一下馬上就惹惱了門前衛士,招來衛士怒斥道:「滾遠點!朝廷重地,不許百姓逗留!」
挨了罵的劉全無奈,只能是老老實實的往後退,然而劉全卻做夢都沒有想到的是,正因為他自找的這句嗬斥,讓那名剛從轎子裏出來的官員注意到了他,而這名官員不是別人,正是現在的禮部侍郎,嘉慶的一號老丈人——和爾經額。
「咦?這個百姓怎麽長成這樣?好生有特點。」
吃驚於劉全出塵脫俗的長相,和爾經額當然是想不留意到劉全都難,然後和爾經額還又心中一動,突然覺得劉全頗為眼熟,便向身邊的心腹問道:「你看那個長得奇醜無比的百姓,是不是象在那裏見過?」
心腹按照和爾經額的要求去看劉全,也很快就覺得劉全確實有些眼熟,還又很快就想起了一個人,忙說道:「回主子,這人和和中堂家裏的大管家劉全長得特別象,除了年齡不一樣外,其他的幾乎都長得一模一樣。」
「對!是和珅家的那個老奴才劉全!」
得心腹提醒,和爾經額也立即想起了在京城官場上頗有名氣的老劉全,然後又猛的想起了一個重要情況,暗道:「等等!我記得舒文說過,台灣來的那個刁民身邊有一個下人,和劉全長得簡直沒有任何區別,說他是劉全親生的他都相信!難道說……?」
想起了這個可能,和爾經額難免又狐疑的看了幾眼劉安雲和劉全等一行人,心說如果真是他的話,他來這裏干什麽?也正因為如此,在心腹攙著上台階的時候,和爾經額便低聲向心腹吩咐道:「你在這裏盯着那個丑百姓一幫人,有什麽情況馬上告訴我。」
心腹唱諾,把和爾經額送進了禮部衙門,然後便領著轎夫去了休息區等候,同時暗中盯緊了劉安雲一行人,劉安雲和劉全等人對此當然一無所知,老老實實的只是傻等說好要來幫忙的福府下人瞿老三。
還好,瞿老三不是不守時間的人,上午九時將至的時候,瞿老三就以下人身份乘着一頂四人抬的轎子來到了禮部門前,劉安雲見了大喜,忙領著江戊伯和鄭康等人上前行禮,順便把他們介紹給瞿老三,瞿老三也知道劉安雲等人肯定等得很急了,便笑道:「劉公子,兩位國使,多餘的虛禮就免了吧,我先把主子的名刺遞進去,請禮部的兩位堂官賞臉與你們直接見面。」
「多謝瞿三爺,多謝瞿三爺!」
上次求爺爺告奶奶還送了許多金砂才只見到一個筆帖式,這次卻有希望直接見到禮部的蟎漢兩個尚書,大喜過望的江戊伯當然是連連道謝,瞿老三則是先整理整理了衣冠,然後才拿出了福長安的名刺,款步走到禮部門前與守門官吏交涉。
不消說,因為瞿老三是代表福長安出面的緣故,禮部門官不僅沒敢勒索什麽門敬,還反過來對著瞿老三一再點頭哈腰,然後還飛奔進禮部送信。對此,急需獲得朝貢資格狐假虎威的江戊伯等人當然是歡喜不勝,和爾經額留在這裏的眼線則是警惕萬分,益發加緊了對劉安雲一行人的監視。
再接着,有官員出面態度客氣的把瞿老三和劉安雲一行人請進了禮部後,和爾經額的眼線再不敢猶豫,趕緊到門前打聽情況,和爾經額的心腹禮部門官當然得罪不起,只能是老實承認這一切都是因為福長安出手,眼線聽了以後腳步不停,馬上就把消息以最快速度送到了和爾經額的面前。
貴為總管內務府大臣的福長安親自出手,幫著一個台灣來的平民百姓與禮部尚書見面,這樣的異常情況當然不可能不引起和爾經額的警覺,所以只是稍一盤算,和爾經額就馬上決定動用自己在禮部衙門裏的所有人手,全力收集消息,為此還不惜手下可以採取竊聽的手段……
…………
和爾經額在背底裏開始運作的時候,劉安雲和江戊伯等人靠着瞿老三的幫忙,也終於在禮部後堂見到了現在的蟎清禮部蟎尚書德保,還有漢尚書曹秀先,結果讓劉安雲意想不到的是,這兩個尚書居然都已經是七老八十的垂暮老者,頭髮鬍子全都已經雪白一片,行路都得靠旁人攙扶,說話更是有氣無力,給人一種隨時可能斷氣的印象。(史實,德保和曹秀先都於書中這一年先後病死任上。)
「二位尚書,蘭芳國和戴燕國都是小國窮國,國小民窮,實在沒有什麽可以拿得出手的東西,只有一些南洋特產做為貢品,還有二位尚書務必替朝廷收下,也明白我們兩個蕞爾小邦對天朝上國的無限敬意。」
絮絮叨叨的表達了一番蘭芳國和戴燕國對蟎清朝廷的尊崇嚮往之後,江戊伯和鄭康這才各自拿出本國的貢品清單呈上,很可惜,兩份清單被僕役轉遞到了德保和曹秀先面前後,兩人都是連眉毛都沒有動一下,半晌,德保還嘆了口氣,說道:「也難為你們了,桂皮,胡椒,葡萄大的南珠,南洋薯,這些東西你們都能拿來進貢。看來你們這蘭芳國和戴燕國,窮得不止一般的厲害啊。」
「南洋薯是什麽東西?紅薯?不對啊,明末時紅薯就已經傳進中國了啊?」
劉安雲還真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旁邊的江戊伯則是拚命的點頭哈腰,誠懇說道:「二位尚書恕罪,不是我們這些外邦不願意全力侍奉天朝,實在是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東西,所以即便是傾盡全力,也僅僅只能拿出這些。」
德保輕輕咳嗽著不吭聲,曹秀先閉着眼睛象是在眼神,同樣是不肯發表任何意見,瞿老三對此則早有準備,開口說道:「對了,差點忘了一件小事,德尚書,老爺讓奴才替他問你一聲,你的子侄之中,可有什麽得用的人?」
德保渾濁的老眼中射出一絲光芒,語氣卻毫無波動,輕咳著明知故問道:「福大人此言何意?」
「是這樣,皇上前些天不是剛剛才親自免了靖海侯的差使嗎?靖海侯回了家裏閉門思過,他在營造司的缺當然就得找人補上,所以老爺讓奴才問問大人,看看大人你的後輩裏,有沒有人願意去補這個缺?」
瞿老三滿臉溫和的恭敬回答,德保則是心中暗喜,輕咳著說道:「讓福大人費心了,難得他這麽替老夫操心後輩。既然這樣,那老夫也就不客氣了,老夫的確有一個很疼愛的孫子,到現在還沒給他找到什麽合適的差事……。」
「大人放心,小的明白,一切都包在小的身上,小的回去就向老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