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三百五十三章、十幾年後的世界大戰

在處理了朝政之後。
朱皇帝就急匆匆離開,踩着單車去了太醫院,看望剛剛出生的兒子了。
朝鮮儒生鄭民始有一點說的是沒錯的。
那就是現在的大明朝廷和歷史上的大明、大清都不一樣。
孔孟之道,現在都有些邊緣化了。
而且在政治制度上,大明朝廷是以禮治國。
在這個時候東西方交流、碰撞的時代。
東方的儒生們當然也對西方的政治制度有所了解。
很快就有人指出。
朱皇帝所謂的學習周代制禮。
事實上,他這是托古改制,他真正學習的反而有點類似於西方大英帝國的憲政制度。
只是改了個名字而已。
什麽叫做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啊。
所以現在大明朝的政治制度其實和之前的大清朝是很不一樣的。
大明朝的行政、立法體係,都有歐洲不列顛國的影子。
大明朝是有明確形成制度的議政院、行政院的兩院。
議政院有立法之權,有督查、彈劾行政之權。
而行政院在左右丞相的帶領下掌行政之權。
而皇帝,則是在兩院之上,獨裁政務。
已經是非常類似於實君憲政的制度了。
大明朝的丞相,也和不列顛、普魯士這些實君立憲制的國家的首相差不多。
另外。
議政院也在輔助皇帝立法的名義下。
取得了一定的立法權和監督權。
雖然任何法律的通過最終都要皇帝的簽字。
但議政院對法律條文的影響是實實在在的。
這個議會,並不是一個只會鼓掌舉手的議會。
而且可以預見。
一旦朱皇帝這位開國大帝不在了,議政院實際上的權力還會更大。
不過這都是朱皇帝有意為之的。
他可以行君主獨裁。
因為他相信自己指引的方向是正確的。
但是他不能保證後代子孫也能和他一樣英明神武。
因此。
君主獨裁之權被制約,被限制。
是大勢所趨。
朱皇帝也不想去影響這個大勢。
甚至有意推動——如果能在他的任內,完善大明朝的上上下下的政治制度,建立一個能夠有效穩健運行的體制。
除此之外。
困擾歷代王朝的另外一個問題。
就是皇室子孫如何安排的問題。
這事情解決不好,同樣可能成為拖垮一個王朝的原因。
現在大明的皇室是越來越大了。
剛剛李妃誕下的皇子,是朱皇帝的第14個兒子,算上已經出生的和還在肚子裏的。
朱皇帝已經有27個子女了。
其中22個已經出身,有14個兒子,8個女兒,另外還有5個在妃子們的肚子裏——朱皇帝除了一後三貴妃,像是朝鮮國的翁主之類的來自各屬國的公主郡主之類的妃子還有8個,另外在大明帝國國內也進行國選妃,地方上一些大族也送女入宮,還有就是蒙古草原諸部的和親。
朱皇帝一個人可真的是太辛苦了。
光是大小老婆,就足足有26人。
不過這其實也不意外。
而且朱皇帝這點女人在歷史上的皇帝女人人數排行榜中肯定很難排進二十強的。
但朱皇帝有一點肯定是吊打歷代皇帝——那就是他的子嗣存活率。
得益於醫學進步。
朱皇帝二十多個孩子全部都健健康康,活蹦亂跳的。
而且朱皇帝還很年輕,今年才三十二,又很重視身體鍛煉。
早上起床都會慢跑個五六公裏,平時去上班也是騎單車去的,出遠門能騎馬就騎馬,通常不會坐馬車。
而且因為有兩院制度存在。
朱皇帝也不需要和他的老祖宗朱元璋一樣殫精竭慮做工作狂。
一般沒有特別重大的事情。
他會在上午就把朝政處理好了,中午吃了午飯午休過後,朱皇帝會視情況,接見一下大臣,或是和老兄弟們敘敘舊,或是去爬爬山、打打球之類的。
再加上飲食上,朱皇帝也很注意。
畢竟以前是干醫生這一行的。
所以身體還倍兒棒。
到了晚上,這個時代又沒有什麽夜生活,所以就只能牽牽手了。
而且朱皇帝是首富嘛,又不擔心養不起,學區還是中都皇宮的,根本不擔心小孩子的上學問題。
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哪怕朱皇帝的後宮不再繼續擴大。
大明朝的皇子公主的數量肯定也是會越來越多的。
而如何安排,或者說利用好這些皇室血脈,就是朱皇帝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了,畢竟都是他的孩子嘛。
作為皇家血脈。
最好的安排當然是繼承皇位了。
但是大明的皇帝寶座就只有一個。
皇子都已經有14個了。
肯定不可能把大明帝國分拆成14份讓14個哥各取一份了。
平分家產在【明禮】中也是不被支持的。
按照【明禮】中對家族財產的繼承製度的規定。
嫡長子守家,諸子開拓。
當然了。
這只是建議,一般家庭如何分配自己的財產大明朝廷是管不著的。
但是大明皇家肯定是要按照這個來的。
也就是說。
太子當皇帝。
其餘諸子就得去干別的。
而其他皇子的前途之中,最好的當然是去繼承屬國的王位了。
大明帝國不可能佔領所有的土地。
拿下原本屬於滿清帝國的土地,在加上東西伯利亞、東南亞的幾個大島就很不錯了。
這一片地盤,大約是2000萬平方公裏。
比歷史上的沙俄略小,但也是絕對非常遼闊的地盤了。
而且和沙俄拿下的都是一些凍土地帶不同。
大明帝國拿下的這些地盤中,耕地數量和人口承載能力都是歷史上擴張到最極限的沙俄帝國的好幾倍。
所以在消化這些地盤之前,大明帝國再擴大自己直接統治的地盤就有些難以下咽了。
除了大明朝廷直轄的地盤——也就是設立了省、府、縣、鎮、鄉數級政府機構的地盤之外。
大明朝廷還直接控制的地方就是兩個殖民地總督府了。
也就是澳洲殖民地和新大陸殖民地的兩個總督府。
總督府是臨設機構。
殖民地的前途一般會有兩種情況。
一種就像是婆羅洲和爪哇一樣,被直接納入統治。
另外一種。
就是未來的澳洲和新大陸的模式。
諸子分封!
把朱皇帝的皇子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