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芳華》[大魏芳華] - 第十九章 幸災樂禍

王玄姬也用不經意的眼神向窗外看了一眼,但她並沒有發現什麼特別的地方。白馬寺的齊雲塔倒是隱約在望,那裡雖然很有名、但洛陽的人早已習以為常,沒覺得有多少意思。
這時秦亮開口說話了,聲音不大,王玄姬側耳用力傾聽、才能大概聽見。
他對朝雲說:「洛陽的這些里牆擋視線,讓人感覺很不開闊。我以為,住在有閣樓的地方會好一些,但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總有更高的房屋阻隔。」
朝雲的聲音道:「這裡還不夠高。」
王玄姬稍加思索秦亮說的話,心裏琢磨:他是在借物言志,想感慨目前的官職地位太低?
她一面想,一面瞅時機觀察秦亮,見他神情沉靜、卻暗暗有點郁色。頓時覺得自己的猜測應該有道理:他大概是一個有志向的人。
王玄姬想多看他一會兒,又怕太明顯了、把事情弄得太難堪。今日她請朝雲帶自己出來,像這樣在旁邊偷看別人、已經是很難堪的事了,絕對不能讓他看出來。
王玄姬有點生氣地心道:他都不知道有我這個人,連名字也沒聽過,憑什麼我要主動恬著臉上去招惹他?好像我很想結識他一樣。
不過秦亮的儀錶確實很不錯,主要是他的穿衣形象是王玄姬看着順眼的一類。小冠,黑色收口深衣長袍,這樣的打扮既不應季、也不時新,顯得十分復古。但王玄姬特別看不慣現在一些士人的時新著裝,所以反而覺得秦亮的氣質不錯。
最近有的士人會穿一種半透露肩的大衫,肩膀上掛兩根帶子,看起來十分妖嬈。王玄姬看見諸如此類的打扮就非常反感,幸好秦亮不是那種人。
她的父親王凌也是個想追隨時新的人,本來父親常年在外帶兵、對洛陽鄴城士人那些三玄之學幾乎不懂,卻在給她取字的時候,非得用上一個「玄」字。
而王玄姬自己並不喜歡玄遠之學,主要便是因為討厭那些穿半透大衫的、多半都喜歡玄遠清談的人。
這時朝雲的聲音道:「秦君的詩,妾身給別人看過。詩好像沒寫完?」
王玄姬聞聲瞟了一眼,忽然氣不打一處來,因為那兩個男女正在四目相對,那眼神、非得盯着看嗎?王玄姬不知道為什麼如此生氣,反正就是看不慣他們那個神態。
俄而她又有點幸災樂禍,暗道:一首詩而已,你還看不出來只有半截?那你好意思說、因為仰慕秦亮的文章才去結識他?你連詩都看不明白,怎麼看懂全是用典的文章?我看你不是仰慕文章才華,純屬是臉皮厚,圖人家的皮囊。
王玄姬對比之下,自己能完全理解秦亮的文章,馬上就覺得自己比朝雲的品味高了一籌,心裏才稍微好受一點。
果不出所料,王玄姬從餘光里發現,秦亮的神情微微一變。他是一個情緒表現很平穩的人,所以有細微的變化也可以被察覺出來。
王玄姬頓時覺得好笑:朝雲啊,你是自己說出來的,這下被看穿了罷。不過沒辦法,肚子里有多少墨水遲早會露餡。
秦亮隨後微微一笑,說道:「亮才疏學淺,本來讀的多是經文,對詩賦不太擅長。只因那晚朝雲女郎的劍舞實在嘆為觀止,興之所至,才寫出了那麼幾句還行的詩句。事後即便叫我再補,恐怕也只能狗尾續貂。只有半首,還望女郎不要嫌棄。」
真是謙遜呀。
朝雲輕輕搖頭,只說謝意。果然秦亮很快把話題說到了那篇《請呂公止爭界書》上,稍微談論了兩句,他便知趣地不再繼續說了。
沒一會兒,秦亮話鋒一轉,說道:「王公淵(王廣)與白夫人相善啊。」
王玄姬聽到秦亮終於打聽起了王家的事,她便聽得更專註。
朝雲道:「不太清楚,妾身對王公府上的人並不了解。秦君為何這麼說?」
秦亮淡然道:「事發的第二天下午,王公淵便把狀告到大將軍府來了。若非王公淵與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