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芳華》[大魏芳華] - 第十章 道阻且長

果然沒過幾天,洛陽來的人到了。Google搜索.com
王康一早便去了秦家宅子,連董氏自己也要過去幫廚。她沒看清遠道而來的都是些什麼人,只瞧見秦家人帶著兩個客人進門樓,後面還有好幾個拿着兵器的甲士跟隨。不過她能猜到,這些人就是從洛陽來的。
院子里非常熱鬧,幾個莊客從溷中拉出來一頭黑豬,饒大山正嫻熟地磨著一把殺豬刀。豬的嘶叫、人的吆喝吵成一團。饒大山沒有大名,「大山」是他爹給取的乳名,聽說他和他爹以前就是專門殺豬的屠夫。
殺完豬,空氣中很快飄散起了各種氣味,豬糞、腥臭、燒豬|毛的味道都混到了一起,聞著有點讓人作嘔。
但這一切都無法影響到客人,那兩個貴客只露了一面、早就到前面的廳堂去了。
臨近中午,張夫人親自在院子里挑人,選了幾個長相好看點的婦人,准許她們進廳堂上菜,免得掃了貴客的興。像那些衣裳又臟又破的、相貌醜陋的婦人當然不行。
董氏也被安排了上菜、端茶送水的差事。張氏叮囑她們,上菜的時候,先跪坐到食案邊上,不準東張西望,更不準抬起頭盯着客人看。
於是董氏進了廳堂兩次、也沒能看清裏面的人。不過她知道二郎也在席間,因為她聽見了他說話的聲音。
等到眾人收拾過食案,董氏便把幾碗茶水送進了廳堂。她返身出門時,忽然看到二郎也在外面。這一整座房屋都建在台基上,二郎便站在台基上的木欄杆旁。他扶著欄杆,大概是因為喝多了酒,出來透氣。
二郎對她說了一些話,她專心聽著,卻沒能完全聽明白。她又要急着幹活,便顧不上細想了。
忙碌大半天,還是有回報的。董氏夫婦分到了少許生豬血和豬雜碎,另外還有半塊烤豬腿肉、一根沒剩多少肉的燉豬腿骨,當然這些熟食都是從廳堂里收拾出來的剩菜。
他們把東西拿回家中,阿姑(婆婆)已經做好了麥餅。麥麩和麥面磨在一起做成的餅,就像是放了菜在裏面一樣。
阿姑看到有肉,不斷念叨「主家好人好報」。王康也附和著說:「秦家對待莊客附農,一向不錯。積了善緣,如今要發跡了。」
反而是董氏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她心裏有點說不出的感覺。
以前聽阿姑提起過,很久之前王家的家境是不錯的,所以王康小時候能讀私塾,會識字斷句。而後來,窘迫的生計似乎漸漸地磨平了很多東西。
吃肉雖然稀罕,但這些都是別人吃剩的殘羹冷炙啊。他當然知道,卻仍會和阿姑一起感激,已然對這一切麻木。
董氏沒說什麼,更不會怨夫君,畢竟大多莊客附農都是這麼活着的,有些人想要剩肉、還得不到呢。大家都覺得沒什麼,她不知道自己為何會有那些想法。
或許,只因窺到了秦家人和那些官吏的生活。如果從來沒見過,那她就不會有這樣那樣的奇怪想法吧?
董氏麻利地打理著帶回來的東西,她拿起一把刀,打算先把豬腿骨縫隙里的肉挑下來,再和那半塊剩肉一起烤一會。骨頭則留着燉菜。幹活的時候,董氏又想起了先前二郎說過的話,便默默地琢磨什麼意思。
二郎問了一句:你去過遠方嗎?
董氏當時回答:最遠只去過郡城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