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三年後(媚娘是只好的大橙子...)

小宦官抬來的竹子,是用來做爆竹的干竹。
此時還沒有火藥,更沒有什麽炮仗煙花。到了年節下,家家戶戶便在院中堆起竹竿,用火點著。竹子被燒爆時便發出『劈啪』的聲響,是為爆竹。
姜沃見過煙花,還真沒見過爆竹,就特意請人挑來一小擔竹子。
送爆竹的小宦官,還特別仔細地帶來了引火的乾草,並把竹子擺出了一個柴火堆一樣的造型,憨笑道:「這樣比較好點著。」
姜沃數了錢給他,小宦官忙雙手接過來,見數目多,又忙道謝。之後歡歡喜喜的走了。
除夕夜裏,姜沃和媚娘是跟着陶姑姑一起吃的,主菜是一道燒鵝。三人吃完後,媚娘望着這燒鵝,還說起了在家時聽說的一個神童。
「算來那駱賓王跟咱們年紀應當差不多大,他七歲的時候就做了首《詠鵝》,許多孩子都會背。」說著將『鵝鵝鵝』背了一遍。
陶枳是頭一回聽這首詩,聽媚娘背完點頭道:「雖是七歲孩童之作,卻格外生動。閉上眼,倒似能想出白鵝鳧於綠水之上,鵝掌撥動的樣子。」
媚娘臉上也是一片讚嘆嚮往:「正是姑姑這話了。七歲就有如此文采,真不知將來他能做出什麽樣的華彩文章詩篇來!」
姜沃將湯牢丸(餃子)蘸着醋吃了一個,又看了一眼媚娘臉上的期待,默默把話往肚子裏咽:將來駱賓王最出名的文章,是你臨朝稱制時候,他跟着反者徐敬業寫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被後世稱為千古第一檄文,跟陳琳罵曹操那篇一般,流傳千古。
「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1]
姜沃還記得檄文裏最慷慨激昂的一句。
宮正司各院漸有『劈裏啪啦』的聲音響起,伴隨着歡快的笑語。陶枳隔壁住的就是劉司正,姜沃隔着院牆都聽到了她的聲音:「哎喲,這火星子蹦到我裙子上了!多好的衣裳,給我燒個洞!」
陶枳就對她們笑道:「走吧,你們也去放爆竹吧,去一去舊年的晦氣。就是小心些,別燒了手燒了裙子的。」
媚娘和姜沃就起身:「等我們點完爆竹,再回來陪姑姑守夜。」姜沃又問道:「姑姑真不跟我們一起去點爆竹嗎?」
看着兩人挽手出去的背影,陶枳便想起,很多年前,她跟尹德儀一起放爆竹的舊事。真是很多年了,那時候,她們還在秦王府呢。
爆竹燒出一片金紅色的小火花,在黑夜裏跳躍著,雖不比煙火璀璨,但配着『劈啪』之聲,確實添了許多過年的喜氣。
姜沃是蹲在爆竹旁點火的時候,收到了係統郵件。
退回去邊看爆竹邊點開係統郵件,發現係統竟然發給了她年終獎,足足有六根籌子。
「小愛同學,是你幫我申請的?」姜沃又細看了一遍郵件,呼喚出自己的人工小客服。
小愛同學聲音了帶了些不好意思:「是的,姜老闆,我沒有那些星級客服手裏的權限多,爭取了很久也只爭取到六根。」
「六為骰之極,也是六六大順之意,希望姜老闆將來事事通達。」
姜沃很感念:「來年,咱們一起努力吧。」
不多時,只見陶姑姑裹着皮裘從門口走來:「爆竹放完了?快來,李廚娘熬了一鍋好飴糖,吃了這糖,明年一年都是甜的。」
媚娘與姜沃同時想到:這是我在這陌生的宮廷裏過得第一個年。
姜沃想,她穿到原身身上也是有原因的:兩人不但姓名相同,連生辰也一樣。
貞觀十四年,臘月二十五日清晨。
哪怕年節下忙的腳不沾地,陶枳還是不忘抽出時間來,早起親自下廚煮了一碗面,煮和盛的時候都很仔細,不肯夾斷一根麵條。
這是一碗長壽麵。
李廚娘在旁準備旁的小菜,見此不免感嘆道:「宮正待姜司歷真好,親娘也不過如此了。」
陶枳一笑,略帶悵然道:「你不知道,當年她的母親,待我比親妹妹還好。」
李廚娘待要說:這世上忘恩負義的人多了,便是當年德儀女官待陶宮正有提攜愛護知恩,但像陶宮正這樣從不忘記,十年如一日待恩人之女的也少。還沒來得及說出口,見鍋裏的烙餅好了,忙止住話頭,去忙活裝盤去了。
*
姜沃將一碗面吃完。
陶枳望着她「真快,轉眼都要二十歲了。」
姜沃險些沒嗆到:陶姑姑也太會四捨五入了。
按周歲算,她過得這是十六周歲的生日,只是這會子人算年紀,都不按生辰那天算,而是按年算,過了一年就大了一歲,像姜沃這種年底出生的比較慘,原本現在才十六周歲,但卻是年初就早早被算作十六歲了,加上虛一歲,就是十七歲——再有五天過年,過完年在陶姑姑眼裏就是十八,十八就約等於二十——姜沃就這麽長了四歲。
甭管她怎麽抗議,陶枳反正就這麽算了。
接下來就是一句:「你如今跟着兩位仙師學了三年,在太史局也逐漸歷練出來了,將來前程自然只有好的……」
不錯,三年過後,姜沃用自衡量法來判斷,自家的陰陽風水造詣基本已經從小學飛躍到了高中水平。
在旁人看來是突飛猛進,極有慧根,果然不愧是兩位仙師一起挑中的親傳弟子(姜沃:感謝數學、物理、地理課!感謝九年義務教育!),在兩位師父看來,也挺滿意,起碼今年過年,他們已經放心姜沃代替他們獨立值班了。
太史局日常的測算工作,兩人已經放手交給姜沃代辦。
也只有出現異常天時與氣候時,才需要他們親自出手。近一年來,李淳風多半在溜號,花了很多時間繼續去推演他那『日月當空,照臨下土』的李唐王朝不吉星象。
可惜並沒有寸進。
每次兩位師父談起這件事,姜沃就乖乖喝水。
如今姜沃雖然還身兼兩職,但隨着她在太史局的工作日重,掖庭這邊基本只打卡領工資了。
旁人對她的稱呼也漸漸不聞宮正司『姜典正』,而是太史局『姜司歷』——甚至過了今年,應該要升一級,有可能變成從六品太史丞,袁天罡已經在寫奏表準備給徒弟申請升職了。
「只是……」聽到陶姑姑表揚了她的工作進步後加了個只是,姜沃就開始頭疼。
果然陶姑姑道:「只是這終身大事也該考慮起來了。」
別看陶姑姑自己一世不成婚,但對姜沃是很上心的:「掖庭女官多是一輩子不出宮不嫁人的,除非聖人皇后賜婚——一般人也沒有那樣的體面讓聖人操心婚事。可你不同,兩位仙師在聖人那裏有好大的顏面,正可給你挑一個夫婿,那翊衛、校尉中多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