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82》[大明1582] - 第十八章 張居正與子侄書

張居正去郊外視察之後,讓縣令撤銷了苛捐雜稅,第二天,來到湖廣巡撫朱庚的的府上,朱庚也算是張居正這一派的人,至少目前,對於張居正的話還是聽從的。
朱賡出生官宦之家,生於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其父公節曾任泰州知州。朱賡十七歲「取冠諸生」,嘉靖四十年(1561)舉於鄉,穆宗隆慶二年(1568)登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由於在官場上左右逢源,短短10多年時間,便已經成了封疆大吏。
湖廣巡撫朱賡府中,張居正和朱賡二人對立而坐,朱賡約摸四十五六歲模樣,上身穿着大紅官袍,頭頂烏紗帽,腰間束著屬於二品大員的犀角腰帶,腳上穿着皮靴。
朱賡在得知張居正來意之後,也是立馬照着張居正的話,答應削減一些苛捐雜稅。他深知,眼前這個男人,還是深受萬曆皇帝的信賴的,自己雖然是一方封疆大吏,但是,也不好得罪張居正。
張居正聽得,朱賡如此爽快的答應了自己的要求之後,也是笑着說道:「那我就恭候朱大人的佳音了?」然後,便告辭了。
朱賡也是趕忙和張居正道別,張居正走遠之後,朱庚揮了揮手,叫來一個下人,說道:「你去告訴布政使王大人,來一趟,我有要事和他相商。」
其實,巡撫這個職位,在明朝時期不屬於地方官,而是由中央直接派遣,相當於現在的省委書記,而布政使則是相當於現在的省長,要是沒有巡撫,他當然就是一把手了,巡撫在的時候,他就只能乖乖的當個二把手。
張居正府中,張居正從朱賡的家出來之後,立馬便回到自己的書房,準備給張雲和張敬修寫信,他離開京城,差不多也有三個多月了,在老家的這些天,經過大夫的調理,加上輕鬆的生活,讓他的身體好了起來,同時這些天,他在湖北的所見所聞,也是改變了他之前的看法,他深知,新政絕不是10年就能完成了,有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徹底的讓大明的百姓日子,過得好起來。
張居正想到這,拿起筆在紙上一筆一划的寫了起來
「雲兒,敬修,見字如面:我離開京城已經三月有餘,我沒有一天不掛念你們。做長輩的都恨不得自己的兒子,一直留在身邊,但是,為父深知,雛鷹想要飛翔就必須離開長輩的庇護。
雲兒,我與你父親同科中舉,他大我5歲,原以為他會和我一起,少年登科,沒想到後面屢試不中,你本來少年英才,16歲就中了秀才,原本有機會和你敬修兄長一樣,金榜題名。可惜你父突遭大禍,你也不得不中止求學。但是切記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怨天尤人,古人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仍性。」你不可自爆自棄。
你我之前的一番談話,對我受益良多,我之前受困於京城,沒有想到這民間,竟然是這番景象,等我回京之後,還要和你再探討治國良策。
敬修,你是長兄,要多多照顧弟弟,為父平時對你,也是有些嚴格。
我少年登科,一時風光無限,你也是少年進士。我還要告誡你,你和我一起在京城,自然是首輔大人的尊貴公子,沒有人不恭敬地對待你。而如今我卻已離京千裏,你平時那些可以依仗來輕視他人的條件,將不再能依仗,萬一不小心生出禍端,反而讓我們十分擔憂。吃苦儘力,不要用這些身份,來處理求學時遇到的問題。這不只是得到學問上的好處,而且可以藉此來磨練身心,就算以後得到我的庇蔭,也要深切了解底層百姓的艱苦,而不致於妄自尊大(自認為聰明,自認為傑出)。我已是五十歲開外的人了,官居一品,天下聞名,但還是要小心謹慎,常常擔心自己做錯事,不敢放縱。
你跟隨我的時間很長了,一定要親自實踐並努力堅守,不要自認為是尊貴的公子,就隨隨便便,全不在意,這不是我對你的希望,你一定要謹慎啊。天氣冷暖變化應該自己留心,尤其要告誡自己不能有嫖娼,賭博,酗酒之類的所為,如果有這樣的行為,即使幸運地不讓別人知道,也會消耗自己的精神,荒廢了學業;萬一被人發現,甚至被京城的官吏拘捕,那我的臉面,將擱在哪裏呢?(如果有那樣的情況)你固然不值得憐惜,但我又該怎麽辦呢。這是最應該竭力根除的,這是我對你的囑咐
我的身體很好,家裏的老老少少也都平安,你不必掛念。你要全心求學,好好做官,不要因為我不在,就荒廢了學業。你如果能不斷進步,我也就胸襟寬闊,身體舒泰了。
父居正示。」
張居正寫完之後,放下了筆,閉上雙眼,靜靜的靠在椅子上,腦海中回憶起來自己的一生,少年登科,中年被嚴嵩所打壓,之後便是執掌大明的10年,他本以為,自己已經做得足夠多了,沒想到還遠遠不夠。
深夜,周圍一片寂靜,此時正值盛夏,窗外的蟬鳴聲一直不斷,在演奏一場美妙的交響樂。
張居正在小憩了一下之後,睜開雙眼,他也是釋懷了,自己完成不了的事情,現在有了自己的兒子和侄子能夠幫他完成,他會在直接離開的時候,把他們送到那個位置上去的。
張居正走出書房,來到庭院之中,皓月當空,整個庭院宛如白晝,張居正拿出一把椅子,就在院子中,隨便找了個位置躺下,看着這皎潔的月光,和四周的蟬鳴聲,任由涼爽的夏風,吹打在他的身軀上。張居正不知不覺就進入了夢鄉,在夢裏,他夢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大明,百姓人人安居樂業,窮苦人家的百姓也能夠上得起學,想到這張居正嘴角露出了笑容。
第二天清晨,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到張居正臉上的時候,張居正睜開了雙眼。伸展了一下全身之後,也是感嘆,自己年老了,不中用了,少年時期,可沒少干這樣的事情。
僕人見他昨晚,既然睡在院中,也是跪着請求,他以後不要再干類似的事情。
張居正也是笑着表示,昨晚太過衝動,然後便準備去洗漱,洗漱完畢之後,立馬叫來僕人,讓他將這封信,親自交到京城。
張居正看着僕人離開的方向,喃喃:「希望你們兩個能夠聽得進去我的話吧。」
張居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