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後,我要回村種紅薯》[辭職後,我要回村種紅薯] - 第18章 戰友

「肅哥!」
車子一到青石橋上,俞念肅就急急地探出頭呼喊站在古樹下的庄肅。
七十餘載光陰斗轉星移,當年的毛頭小伙已是白髮蒼蒼,俞水根成為俞念肅,可清水灣還是那個清水灣,他熟悉的清水灣,他魂牽夢繞的清水灣。
清水灣村地處大明山麓,海拔五百多米。因坐落于山灣中,且一汪清泉水常年汩汩從村後山上流出,繞村而匯入水河,故名清水灣。
依託其有利的地理條件和質樸的村民,清水灣當年成為游擊隊的根據地,俞念肅和戰友們在這裡和敵人鬥智斗勇。
「水根兄弟!」
早已等候在古樹下的庄肅快步跑過來和俞念肅緊緊擁抱。
庄肅耳聰目明,精神矍鑠,瘦高的身軀沒有一點贅肉,壯實如小伙,要不是他那一頭白髮和銀須,外人根本無法想像他已經九十周歲。
「肅哥,想不到你還這麼健朗!」
「托清水灣的山和清水灣的水,還有清水灣鄉親們的福啊!」
「肅哥,這是我的老伴和孫女。小清,快見過爺爺的救命恩人、領路兄長。」
「庄爺爺您好!」
俞清上前面向庄肅深深一鞠躬。
「是縣裡的俞領導吧?年輕有為,我在電視里經常看到你。」
「肅哥,小清是你的孫女,你的晚輩,領導只是一個職務。她這次到水州掛職,主要是來為水州百姓辦事,來清水灣接受你的教育。」
「我有這麼優秀的孫女,高興,高興!水根兄弟,累嗎?去家裡歇一歇,還是直接去看戰友們?」
「當然是先去看戰友們,我日日夜夜想念他們。肅哥,想不到公路修到了古樹下,從水州過來到清水灣只要一個多小時。」
「是啊,脫貧攻堅戰中修路是第一場硬仗。你還記得嗎?以前我們去水州,翻山越嶺得走上一整天。」
「要是戰友們都還在多好呀,能看到今天這麼好的幸福生活。」
「水根兄弟,慚愧那,我留守清水灣一輩子,沒有能夠帶領鄉親們走上致富路。」
「肅哥,你能帶領鄉親們解決溫飽問題已是不易,現在通過脫貧攻堅,清水灣村終於擺脫貧困,我們應該高興!」
「水根兄弟,我是多麼希望清水灣的鄉親們能夠過上城裡人一樣的生活呀。」
「肅哥,通過鄉村振興工程,清水灣村的鄉親們一定能走上共同富裕路,過上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老戰友久別重逢有說不完的話,兩位老人手拉手走在前面,英姿勃發,彷彿又回到他們青春時代的戰鬥歲月。
莊嚴和俞清分別攙扶自己的奶奶緊隨其後,莊嚴的父親和母親肩挑祭品和鄉親們一起排着長隊前來紀念先烈。
「戰友們,水根兄弟回來看你們啦!」
「親愛的戰友們,我想念你們!」
庄肅和俞水根肅立於烈士墓前,眼噙淚水,這裡埋葬着與他們一起出生入死的三十多位戰友。
烈士墓位於清水灣村西北一個小山崗上,青松翠柏掩映下,紀念碑上的紅星格外耀眼。
「戰友們,這是剛剛頒發的紀念章,你們好好看看。」
「戰友們,如果你們在,也應該領到這樣的紀念章。」
兩位老人不約而同掏出「光榮在黨50周年」的紀念章掛在胸前,向長眠在地下的戰友們行軍禮。
「唱支山歌給黨聽,
我把黨來比母親;
母親只生了我的心,
黨的光輝照我心……」
林溪帶頭吟唱起來,林巧燕、火焱即刻和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