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 第20章 趁夜突圍(2)

以為以主力護衛聖上突圍或有一線生機,若是兵分兩路而且僅以少量精騎護衛聖下突圍,則不啻於羊入虎口,果如此,則聖上危矣,我大明危矣!」
「住口!」王家彥勃然大怒道。
「你一個從五品卑官,懂什麽?」
金鉉卻也不慫,說道:「下官官位雖卑微,但是兵法多少還是讀過幾本,知道戰兵有主從之別,戰場有主客之分,還知道蒙古騎兵作戰時有大量散布夜不收的習慣,右司馬該不會以為聖上之行藏能騙過蒙古人的夜不收吧?」
「發現又如何?」衛時春說道,「殺了便是。」
「那麽宣城伯你去殺?」金鉉對勛貴就沒那麽客氣。
「你?」衛時春頓時語塞,他早已經沒了祖先的勇烈。
歷史上崇禎殉國後,衛時春也只是舉家自焚殉國,而不敢召集家丁一戰。
其實鞏永固、劉文炳還有張慶臻他們也一個鳥樣,有決心燒死全家殉國,卻沒有勇氣散盡家財招兵買馬與大順軍一戰。
總之一句話,大明朝的勛貴群體已經徹底的爛掉。
至於文官麽,整體上也爛了,但還是有幾顆種子。
王家彥卻怫然說道:「無論如何此時突圍尚有一線生機,待蒙古大軍至,則這裏的所有人就必死無疑!」
這下金鉉也沉默了。
因為王家彥說的也的確是事實。
等到蒙古大軍殺到,他們真就十死無生。
金鉉雖然反對突圍,覺得突圍必然失敗,但是對於崇禎把他們從燕山帶到這一兵家絕地的做法也是很有意見。
其實在燕山就挺好。
幹嗎非要深入草原?
現在走投無路了吧?
崇禎似乎看出了金鉉心中所想,問道:「金卿,你是不是覺得突圍不可能成功,我們已經走投無路十死無生?」
「難道不是嗎?」金鉉哼聲說道。
「當然不是。」崇禎道,「突圍的機會還是有的。」
王家彥聞言大喜道:「這麽說,聖上已經同意突圍?」
「王卿你也別高興得太早。」崇禎道,「朕是同意突圍,但卻不是你剛才說的那個突圍法,你的那個法子只能是送死!」
王家彥皺眉不悅道:「那應該怎麽突圍?」
崇禎輕哼一聲道:「剛才李岩來勸降,表面上是勸降,其實是在嚇唬你我君臣,想要迫使你我君臣趁夜突圍。」
王家彥道:「這點臣也看出來了,但是我們不得不突圍。」
崇禎道:「不出意外的話,天黑之後流賊騎兵和蒙古騎兵都會涉水過河,在對岸的東北方向及東南方向設伏,李岩和蒙古人都在賭朕會率少量精騎從他們那邊潛逃,而作為疑兵的明軍主力則會從另一方向突圍。」
「但是朕,偏不如他們所願。」
停頓了下,崇禎又道:「朕偏不過河!」
「咦?從正面突圍?」金鉉和王家彥的眼睛瞬間亮起來。
孟兆祥、吳麟征等文官還有鞏永固等勛貴卻還是一臉懵。
頓了頓,崇禎又說道:「傳旨,讓伙夫抓緊時間造好飯,全軍飽餐一頓再美美的睡一覺,待夜半子時從正面突圍!」
……
酉時剛過,天色就逐漸的黑下來。
這個時候,拱兔部的騎兵早已經飽餐一頓並且做好了準備。
但是孛日貼赤那並沒有急着過河,而是一直等到了戌時末(晚上9點)。
估摸著時間已經差不多,孛日貼赤那才把海日古叫到跟前,叮囑道:「海日古,我給你留下三百勇士,你可要看好我們的家,別讓大順軍燒了我們的糧草輜重。」
孛日貼赤那不擔心河灣裏的明軍,擔心的是西北邊的那兩千大順軍。
「放心吧,頭人。」海日古拍著胸脯說道,「你只管帶著兒郎們過河。」
孛日貼赤那又叮囑了海日古幾句,才點起1500餘騎藉著夜幕的掩護,從下游悄然渡過超過一米五深的白河來到東岸。
整個過程沒有發出任何聲響。
馬銜枚,人銜草,馬蹄都裹了布。
過了河,拱兔部的騎兵穿衣披甲,又將戰馬摁倒在地上,然後開始安靜等待,等待着河灣的那千餘明軍前來自投羅網。
時間在枯燥的等待中緩慢的流逝,終於到亥時。
孛日貼赤那從及膝深的牧草叢中蹺首往北張望,卻看見河灣上的明軍營地中的幾十堆篝火仍舊亮着,明軍似乎沒有任何動靜?
孛日貼赤那的眉頭便一下子蹙緊。
這情形,看着有些不太對啊。
頂點小說網首發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