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流放後,靠內卷攢下半壁江山》[抄家流放後,靠內卷攢下半壁江山] - 第29章 發配川蜀(2)

顧不上梳妝打扮,滿臉焦急的等在前院。
可沒想到他們痴痴等來的,不是二十箱金銀珠寶,而是被劫鏢的消息。
「老爺,這可怎麼辦?這些銀錢還是母親深謀遠慮,多年前運回老家保管的。
這可是我們最後一筆銀兩…可眼下水患捐款迫在眉睫,我們府上連吃食,都需典當了首飾,更別說那abc 兩的捐款了。」
尚書夫人一向端莊沉穩,此時也急的連連踱步,不知所措。
若是她父母還在,還能回娘家借一筆錢先湊合著。可父母去世後,那她不成器的弟弟們早已經敗光了家底,隔三差五來她這裡打秋風,哪裡有錢?
其他姨娘們
蘇尚書又何嘗不知道現在的窘狀,先不管他們能不能吃飽飯,聖旨不可違。必須在今日將水患捐款送至戶部,否則就是抗旨不遵…
「你們先將身上的收拾湊在一起,着人拿出去典當。我這就前往工部,禮部,吏部幾位大臣家中轉借些銀兩。」
若非走投無路,蘇尚書根本拉不下這張臉去借錢。此時也沒別的出路了,他換好衣服逐門拜訪。
蕭府一倒,蘇尚書之勢無人能及,那些大臣也都是高接遠送,不過沒人敢借錢給蘇尚書。
原因無他…蘇尚書家大業大,怎麼需要借錢來捐款?那些大臣都覺得蘇尚書是在未雨綢繆,擔心過度炫富,會引起別人議論他收受賄賂,所以才來他們府上演演戲。
他們沒有蘇尚書得聖恩,更沒有蘇尚書的官位高,行為處事更是小心翼翼。
只敢當著蘇尚書的面哭窮,以此來證明他們是清官,是好官…
蘇尚書覺得自己不該落魄至此,被這些大臣們連連拒絕,他心中也很是惶恐。
家中錢財被盜,運送的銀兩也被劫,所有厄運都是從蕭府被抄家開始。
如今就連這些大臣都避而不見,不把他這個尚書放在眼中,可想而知這一切都是聖上的旨意…
他當即回府換上官服,前往宮中面聖。他知道帝王無情,對他們這些肱股之臣很是忌憚,想各個擊破…
可他只是文官,手中沒有實權。不像蕭府手握重兵,會影響國之根本。他只想面聖聊表忠心,求聖文帝給他一個寬大處理,哪怕告老還鄉,也別落的蕭府的下場。
卻不知聖文帝在藉著他的手處理了蕭府這個隱患後,正擔心他會恃寵而驕,拉幫結派。他偏偏選擇這個時候自投羅網,一邊哭訴他家中財產被盜,一邊聊表忠心。
這不是在光明正大的指控聖文帝過河拆橋,兔死狗烹?
堂堂帝王之尊,怎麼能允許一個臣子在他面前如此造次?
「聖上明鑒,臣忠心耿耿,絕無蕭府那般狼子野心!」蘇尚書看着盛怒的聖文帝,他長跪不起,老淚縱橫…
「蘇卿既然一口一個蕭府,可見對蕭府諸多戀念,那朕便成全蘇卿,即日起流放川蜀,跟蕭府同行吧。」
聖文帝三分火氣,七分演技,摔案而起,當下就擬了聖旨,只發配了蘇府一脈,不牽連九族同根。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