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北宋穿越指南] -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

寡婦門前是非多,自古皆如此。
等到第二天,附近村民出門幹活,全都有意無意朝這邊繞。
雖然沒人再出言不遜,但他們看到朱銘和朱國祥,臉上便浮現出怪異的笑容。
即便朱家父子躲屋裏,村民也能看到院中那匹瘦馬,然後眼神不自覺的往屋內瞟去。
半上午吃飯時,婆媳倆愁容滿面。
最後還是沈有容安慰婆婆:「姑母莫要憂心,行得正,坐得直,不怕別個亂嚼舌頭。」
「唉,俺們兩個不怕,」嚴大婆看向孫兒,「這事要傳到四裏八鄉,就怕祺哥兒被人戳脊梁骨,說他娘怎生的不守婦道……」
沈有容瞬間沉默,她自己能挺住,但孩子怎麽辦?
朱國祥見婆媳倆為難,起身抱拳作揖:「是我們考慮不周,給兩位帶來麻煩了。不如這樣,請借一些粟米和食鹽,我們父子搬到山裏去住,等近了四月初二的壽宴再下山。」
沒等兩位婦人開口,朱銘就說:「搬出去住有個屁用,謠言已經在村裏傳開。別說我們離開村子,就算我們離開西鄉縣,這謠言也會繼續往外傳,而且越傳越臟,越傳越離譜。」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不說話了。
朱銘問父親:「你知道明星翻車怎麽『闢謠』嗎?」
「發佈公告?」朱國祥道。
「你們這些體制內的老同誌,完全不知道如何搞宣發,更不曉得如何做危機公關,難怪出恁多丟人現眼的事,」朱銘怒其不爭的糾正道,「是轉移民眾注意力!謠言就是談資,而傳播謠言,是一種能彰顯自我的社交方式。只要給他們足夠的談資,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就沒人再關心最初的謠言了。」
「有道理,你有什麽辦法?」朱國祥對此頗為讚同。
朱銘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你跟老夫人、沈娘子,帶著祺哥兒去山裏躲一躲,順便可以去山林裏砍點柴。等你們下午回來,這事估計就搞定了。」
「你有把握?」朱國祥表示懷疑。
朱銘笑道:「不說十成把握,七八成還是有的。幾個村中愚夫愚婦而已,忽悠他們有什麽難度?」
什麽體制,什麽明星,什麽翻車,什麽危機公關,婆媳倆雖然聽不懂,但她們知道朱家大郎有辦法。
嚴大婆去洗碗的時候,沈有容把桑葉擦乾淨,對朱銘說:「大郎,俺把蠶糞掃了,桑葉也擦乾淨了。到晌午的時候,麻煩你幫忙喂蠶。一共有六簸蓋蠶,俺把桑葉分成六摞,每個簸蓋喂一摞。」
「放心吧,我曉得怎樣喂蠶。」朱銘自信滿滿道。
如何喂蠶,朱銘當然不懂操作,但他懂怎麽支使免費勞動力。
見朱銘拍著胸膛打包票,沈有容也不再多說,反正每天喂蠶四次,偶爾少喂一頓影響不大。
一切準備妥當,朱國祥便跟着婆媳倆,帶著孩子出門上山。
路過一塊麥地時,正好有村民在勞作。
那人瞧了幾眼朱國祥,主動打招呼道:「嚴大婆,砍柴去啊?」
「砍柴,家裏柴禾不夠了。」嚴大婆道。
「那你當心,破路陡得很,下山別摔著。」這村民似乎還很善心,就是那笑容很怪,已經打主意回家聊八卦了。
嚴大婆道了聲謝,便加快腳步前進,總感覺被人盯着,渾身上下都不舒服。
到了半山腰,是大片的茶場,這裏看不見幾個人。
沈有容還是心中忐忑,問道:「朱相公,大郎真有法子?」
朱國祥保證說:「兩位放心,犬子雖然正事不幹,但耍小聰明卻很厲害。幾個村民,應該難不倒他。」
婆媳倆沒再多問,只能選擇相信朱銘可以平事兒。
……
家裏只剩朱銘,還有匹瘦馬。
這貨手腳不怎麽乾淨,跑去抓了把豆子,攤手對馬兒說:「快來吃,偷的,賊香。」
馬兒大喜,張嘴就嚼。
約莫半小時後,院外的小路上,有個莊稼漢扛着鋤頭經過,忽然停下來偷瞧朱銘喂馬。
朱銘不躲不避,甚至主動招呼:「收工回家啊?」
那莊稼漢是來看笑話的,此刻反而給整不會了,尬笑兩聲說:「啊……對對對,收工回家。」
朱銘自我介紹道:「我叫朱銘,南方來的。」
「南方好,南方暖和。」莊稼漢只能尬聊,完全不知該如何應付。
朱銘又說:「油菜就快收了,這位大哥要不要幫工?」
莊稼漢連忙搖頭:「不要幫工,俺家有勞力。」
朱銘笑道:「需要幫工就喊一聲,我也沒個生計,只想賺幾頓飯錢。」
「好嘞,俺幫你留意著,哪家要幫工就喊你。俺……俺家裏有事,就先走了。」莊稼漢倉促結束這次交流。
朱銘揮手送別,自來熟道:「大哥好走,有空常來玩。」
過了一陣,又來個中年婦女。
「嬸子好,俺叫朱銘,南方來的。」朱銘大大方方說道,還學著本地口音自稱「俺」。
這中年婦女也是個自來熟,見朱銘主動搭話,頓時燃起八卦之魂:「後生是南方哪裏的?」
朱銘隨口胡謅,撿遠了說:「俺家住在廣南路。」
中年婦女追問道:「廣南路在哪?俺只曉得梓州路、夔州路、京西路,還真沒聽說過廣南路。」
朱銘說道:「遠著呢,在荊湖路的更南邊。」
「荊湖路又在哪?」中年婦女愈發好奇。
朱銘招手道:「嬸子且進來說,俺給你畫地圖。」
「那可好得很。」中年婦女站在門外,笑嗬嗬等待朱銘打開院門。
朱銘把這婦人請進來,拿根棍子在地上畫簡易地圖。簡易得不能再簡易,大宋疆域被他畫成一塊餅:「這就是俺們大宋,官家的皇城開封在這裏。這裏是利州路,下邊是嬸子說的梓州路、夔州路。這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