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北朝帝業] - 0026 天道酬勤

武鄉縣令名字叫做杜昀,京兆人士,年紀五十齣頭,但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蒼老一些。
「那李伯山真的保證能助縣衙彌平秋後督令缺數?他憑什麼?就憑高司徒新所受賜的那十七頃田莊?」
在鄭滿返回縣衙報告此事的時候,杜昀確是欣喜不已。最近這段時間以來,他被大行台督令搞得焦頭爛額、寢食不安,做夢都在想該要如何達成目標。
從昨天下午一直到現在,杜昀都在打聽李泰和高仲密的底細,但了解越多便越失望。
隴西李氏是天下名族不假,雖然經歷河陰之變的打擊,但在如今的西朝、東朝仍不乏族人親眷歷宦,不過卻不包括這李泰一家。李泰之所以來到關西,還是作為高仲密的從事。
至於高仲密則就更慘,部曲亡散、勢力盡失,只剩下一個司徒的虛位而已。這兩人唯一指望的,還是兩天前縣衙撥給的一座田莊。
那田莊雖在商原肥鄉,但在縣府管轄的公田中卻只是中等偏下,所以今年才會輪休,根本未作耕種。十七頃的田莊,哪怕儘是平地良田,又得仔細耕作,沒有任何的耕田成本,所得盡輸官倉,也達不到萬石的水平啊!
「既然都已經出城,縣尊不妨就鄉看個仔細。卑職只是覺得,那李伯山既然出身隴西李氏嫡宗,總不會狂言自損家聲清望。」
行途中,鄭滿聽到縣令這質疑聲,只能硬着頭皮說道。
縣令杜昀聞言後便冷哼一聲:「既是名族子弟,倒也值得我走訪一程。但如果他只是狂言戲弄,我不會放過他!」
上午時分,眾吏員便簇擁着縣令來到了商原北部的李泰莊園,鄭滿剛要快行一程前往通知李泰準備,卻被縣令抬手喝阻。
「這、這是什麼犁具?你們諸位在別處見過沒有?」
此時田地中已經開耕,一名莊客手扶着一架結構有些複雜、但又顯得和諧美觀的犁具,在耕牛的拖曳下正快速的在田中往來耕作。杜昀眼睛直勾勾看着那造型別緻的犁具,嘴裏則向左右發問道。
「瞧着倒想河北近年傳入的蔚犁,卻比蔚犁複雜得多!」
一名隨隊的縣衙從事打量半晌,才開口說道。
杜昀一邊搖頭一邊翻身下馬,快速向田間行去,口中還說道:「不是蔚犁,蔚犁轅架短小,雖然輕便,但卻犁溝太淺,只合平地熟田使用,難作開荒生耕!」
說話間,杜昀已經走進田地里,望着那犁鏵翻耕出的溝壟既長且直,眼睛頓時變得更加有神,直往駕馭耕牛和犁具的莊客追趕過去。
鄭滿在後一路小跑,對旁邊幾名有些愣神的庄丁們喊叫道:「這位是縣中杜縣尊,還不快報知你家郎君迎接!」
幾人似懂非懂的向營地奔跑去,而在營地斷牆後,李泰也早已經見到大隊行人走進來到自家田地,但仍不緊不慢的望着坐在他對面土堆上的戍主周長明笑語道:「我園中用力不足,入鄉時也晚,搶時如同救火,實在分不出閑力打制器物!」
「十匹布!一架犁十匹布!我知粗布薄紗也難抵此益農巧具,但鄉戶多是貧寒,租調催急,實在沒有太多……」
周長明望着擺在地上那才打制過半的曲轅犁,一臉的激動與不舍,仍在極力爭取着。
李泰卻笑着擺擺手:「周戍主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是說園中人力不足,實在無暇制新,並不是計較價格高低。先民憫農,所以造此良器益耕,我如果專據己有、恃此牟利,還有什麼面目立此天地之間?
戍中若有善作木工者,可來我處,我可指點他們打制新犁,惠此一方,絕不藏私。當然,他們入此學技的飲食耗料,我家是不能承擔的。畢竟地未有產,量入為出……」
「郎君高義、郎君高義!我代鄉人多謝郎君賜傳妙術,自此以後,郎君是我商原貴人!周某在鄉一日,鄉人敢有挑釁滋擾者,我必為郎君護衛!」
周長明聽到這話,頓時一臉的驚喜,提拳捶着自己的胸口並正色道:「耕時雖晚,鄉人有力!我自率眾助郎君耕熟此田,耕罷學工,絕不有損戶里漿食!」
李泰聞言後,對這周長明更增好感。這傢伙最初見面時雖然兇橫魯莽,但卻言出必踐,從昨天開挖水渠,入夜都沒休息,一直到了清早,才將溝渠挖進他家地里。
本來周長明已經打算告辭離開,見到李泰熬夜整裝起來的曲轅犁入地試耕,便看得眼睛都直了,對這精耕省工的新式農具驚羨不已,於是便找到李泰、有了這一番對話。
李泰倒是沒想着要利用曲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