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北朝帝業] - 0002 潼關下囚

潼關東塬居然已經出現東賊諜子,頓時讓整個關城內外氣氛又變得緊張起來,許多已經招撫入營的西軍軍卒們紛紛離開營壘去張望打聽。
李泰一行三十多人,衣袍凌亂、鼻青臉腫的被兩百多名西軍軍卒押上土塬。
之所以隊伍規模翻了一倍多,那是因為剛才在塬下時不巧有十幾人同他們站的太近,也被當作同黨一併抓捕起來。
當然也是因為在關鍵時刻,李泰大喊一聲:「活口功大,斬首不足分功!」
他本意是怕被人不分青紅皂白的抽刀拔劍當場砍殺,這一喊也喚起了周遭西軍敗卒們將功補過的念頭,使得場面一度混亂至極,他們一行雖然轉眼成為階下囚,但也好在都保住了小命。
一名騎士用長矛挑着剛剛驢背上繳獲的一領甲光閃閃的細鎧策馬招搖,並指着拘押隊伍中的李泰大笑道:「這東賊小將竟有這般精甲,官品一定不低!」
塬上圍觀眾人見狀,既是羨慕又不乏驚慌。
西朝向來貧弱,哪怕是軍中高級大將所被往往都是舊甲,也因此有許多將領戰場遇險而被當作小兵錯過而撿回一條命的事迹。
因此在戰功中也有一項內容就是繳獲甲杖軍械,如果品質夠高,所得賞賜遠勝於斬首之功。
細鎧是介乎鱗甲與扎甲之間的一種全身甲具,養護較之鱗甲方便,形式較之扎甲美觀,本是南朝劉宋宿衛制甲,防護力強又輕便美觀,後來北朝洛陽羽林禁衛許多中層將領也多配此甲。
眼前這一具細鎧,樣式周正且還保持着極佳的金屬光澤,在這些西軍將士們眼中,自是第一流的精甲。單只繳獲這麼一領精甲,功勞就足以換取十名戰俘士伍給使或半頃良田,自是讓人羨慕有加。
但反過來再一想,這東賊小將裝備如此精甲,在東軍必然不會位低,這種等級的將領都已經追至潼關,東賊大軍還會遠?
「難道恆農王使君戰沒了?這不能吧……」
「那小將,你年歲仍小,不知人間許多歡趣滋味,千萬不要頑固求死!見到將主速把你軍軍情奏告,宇文大行台最是仁義,非但不會殺你,還會賞你田宅女眷安家關西!」
我奏告你姥姥啊?
李泰低頭走在隊伍里,聽到周圍傳來議論聲,一時間也有些欲哭無淚。
他家祖上也做過北魏大將軍,記憶中那領細鎧是這前身家傳,卻不是東魏朝廷配給,因為離家倉促,和他老子只是高仲密私人招募的幕僚,都沒在東魏朝廷掛上名號和官身。
「阿郎不要怕,軍漢貪功誤會,見到他們上將說講明白,誤會自然解開……」
家人李渚生湊上來低聲安慰兩句,旋即便被押送的軍士喝罵扯開。
李泰聽到這話,心情卻更苦澀,之前聽到西軍士卒喊叫高仲密被此方左軍統帥趙貴抓捕,他便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妙。
邙山大戰西魏算是輸慘了,無論是遷怒、還是推諉罪責,高仲密這個直接引發兩國大戰的降人都是一個絕佳的對象,自己等人作為高仲密僚屬,還能落到好處?
亂世里,兵馬地盤才是根本,有了這些你是豪傑,沒有這些你是個啥!侯景兇悍不兇悍?一朝失了河南地,到了南朝也只是喪家之犬,被南梁蕭衍作為跟東魏談判的籌碼。
高仲密能力威名都遠遜侯景,侯景到了南朝起碼還一路折騰到建康,他可不記得歷史上邙山大戰後高仲密還有什麼事迹!況且就算高仲密還能折騰,也解不了自己當下這危困局面。
就算他能憑着歷史先知的優勢,見到對方主將告知高歡不會乘勝追擊,對方相不相信自己還在兩可,關鍵邙山之戰的大失敗已經成了定局。
「請問這位軍主,此間鎮守是哪一位大將軍?」
生死攸關時刻,他努力壓下心中惶恐情緒讓自己變得冷靜下來,眯着剛才不知被哪個混蛋封眼錘砸腫的一隻眼,轉頭小聲詢問身邊押運的一名西軍軍士。
「怎麼、到現在還想打聽我軍軍機?告訴你又如何,此間將主是我主公若干領軍!」
那西軍軍卒沒好氣白他一眼,繼而冷笑道。
若干領軍?這他媽到底是名詞還是量詞?你們西軍小卒口風都這麼緊嗎,說了又好像沒說!
李泰不敢再多問,只是低頭認真細想。
他自己的知識儲備並不支持這樣精確的檢索,而

猜你喜歡